的財路就少了一大半!
因此,周友名求助於其他堂口的香主,請他們幫忙,一起驅逐張憶晚出境。她不是賊王嗎?既然這樣,華夏國任何地方都可以去,何必賴在他的一畝三分地上不走?
其餘堂口的香主也很想看看賊王新一代傳人的手藝究竟怎樣,商量後想出了這個辦法。
切磋一番嘛!
按照賊幫規矩,賊王本來就有責任傳授賊道嘛!
只不過切磋手藝的程序大大出乎意料。
此時,周香主見終於輪到他出手了,頓時賊眼一亮,興奮起來。
民間將四肢短和脖子短,合稱為“五短”;手臂粗,腿粗,腰粗合稱“三粗”。長得“五短三粗”的人不僅爆發力強,身體靈活,而且,打架的時候重心穩,佔有先天性優勢。
五短三粗的周友明從小打到大,讀書時就是學校的霸王,對自己的功夫一向自信。
即使看到另外兩位香主在掩護鍾香主行竊時被張憶晚撞飛,他也不以為意。就算她有蠻力又如何?實戰經驗比得上他嗎?
兩人走到大廳中間。
周友名腳步穩重,站定之後如嶽臨淵,頗有悍賊架勢;張憶晚相對顯得弱小,再加上年輕漂亮,看上去渾然沒有一絲霸氣。
這兩人對敵,連古辰逸都在手心捏一把冷汗。
周友名武功也許不怎麼強,但給古辰逸的感覺很危險,這個人有股狠勁,而且絕非善罷甘休之輩。
等兩人走近,周大龍補充道:“兩位,我們這是內部切磋,雙方點到為止,不要玩得過火。分出輸贏之後,雙方就不得繼續出手。開始吧!”
周友名“嘿嘿”冷笑一聲,道:“憐香惜玉嘛,我懂!不會傷了她的。”
牛逼哄哄地雙手合在胸前,十指緊扣,隨後活動手腕,只聽得一陣“咯咯”聲響,是關節摩擦時發出的聲音,很有先聲奪人的意味;雙眼卻緊盯張憶晚,不是盯她的臉,而是盯在胸前那四兩肉上。
這人狠勁、心智都有!
古辰逸不由地提醒道:“姐,不要大意。”
張憶晚向他擺了擺手,示意沒事,隨後淡然說道:“周香主,進招吧!”
頃刻間,兩人開始交手。
周友名的功夫非常紮實,他的動作一點也不華麗,也不依靠身法取勝,跨出一步後就揮拳打向張憶晚,拳出有風。
他慢,張憶晚則快。
這樣漂亮的一個女子,比武開始後就繞著周友名滿場遊走,動作如行雲流水,觀賞性很強。
大廳中到處看見她的身影,出拳時在周友名左側,拳到一半已經到了他的身後,一拳擊出,沒有一點聲響,但大廳中人人看得出這一拳如果打中,周友名就會受傷。因為有內勁!
所有人的目光都被牢牢地吸引住。
這場比武以先前的手藝較量更扣人心絃。
這兩人風格大異,一個沉穩,不管張憶晚如何變招,只是一拳一拳地發出去,而且,他喜歡和張憶晚對拳,你一拳過來,我一拳對準你的拳頭招呼。
另一人則瞻之在前,忽焉在後,不和對手力拼,只找薄弱環節進攻。
古辰逸則站在張憶晚身後,隨時準備援手。
他看得出,張憶晚雖然看上去佔盡上風,但是力量確在周友名之下,如果被周友名覓得機會,打中一拳,她就得受傷。而周友名因為有利益衝突在內,一旦得手,絕不會收手,很有可能趁機下毒手,把張憶晚打殘。
轉眼間,激烈的交手已經數十回合,雙方雖然都沒有打中對方,但消耗的力量卻很大。這樣下去,形勢對張憶晚不利。
因為她的打法顯然比周友名消耗更大。
張憶晚自己也明白這點,又過了幾個來回,她變招了!
經歷了數千年傳承,祖師爺的武技其實已經丟掉很多,古辰逸在茅山學藝時就聽姜有河說過,祖師爺的武功需要悟性,猶以手上功夫為最。
因為賊身上最靈活的部位就是兩根手指,那是經過許多年苦練才可以小成的,因此,類似飛刀、暗器功夫必然嫻熟。
古辰逸自從和張憶晚認識,從未見她使用過類似功夫,但此戰對她而言關係重大,而且非常危險……如果張憶晚學過暗器功夫,肯定會用,這是評估她真實戰力的最佳機會。
果然,兩人又交換了三招,張憶晚飄然退後半步,纖手一樣,一道光影出現,倏地飛向周友名面門。
周友名躲讓不及,悶哼一聲,已經中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