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下的打算,就是給我的族人找一條出路,一條可以生存下去的路。千百年來,我們維持著自己的驕傲,以為我們總可以自己掙扎出來,但到最後,還是走到了盡頭,而我,更幾乎成了我族的千古罪人。至於楊大人……”說到這裡,古扎停了一下,在思忖了夏卓敬的用意之後,道,“過去是有罅隙的,要說能一手抹平……恐怕也有些難,但我們現在也是同朝為官,大人放心,我必不會節外生枝。”
這樣的話不是很討好,但夏卓敬也滿意了,而在接下來的這兩年中,古扎也是屢立戰功,現在也是一軍將領,在基本消除了對他的懷疑後,因他的外族出身,夏卓敬反而對他更信任幾分,現在也可以說是親信了,知道楊毅要來,他也只讓賈和去打了聲招呼,在他想來,古扎現在已是他手下大將,而楊毅,雖說又有爵位,又有封地,但到底離了中央,以後發展不大,兩人也沒有什麼見面的必要,若真是碰上了,以楊毅的聰慧也是不會主動挑事的,古扎那邊,有他這個提醒,再加上先前的表態,應該也是沒有關係的,他卻沒有想到,就算古扎真能控制住自己,可他的手下呢?
好在他雖然沒有太留心,古扎卻是知道自己手下的那幫人的,因此一收到訊息,就把自己的族人叫到了一起,然後叮囑了又叮囑,囑咐了又囑咐,弄得他的手下很是氣悶,覺得他怎麼來中原幾年,倒比先前更怕楊毅了。
他們想的沒錯,古扎的確是更怕楊毅了。
在來中原之前,他雖然覺得楊毅可怕,但還是會想這是幾千年文化的積累,也還是會想,楊毅可能是在夏卓敬這個公認的軍事天才跟前學到了什麼,而來到這裡之後,他就知道不一樣了。
其實在先前個人遊歷的時候,他就有這樣的感覺了,不過那時候他還以為是自己接觸的面不對的緣故,而來到軍隊之後,他能接觸到夏卓敬,能看到一些原本不對普通人開放的資料,更能親身經歷中原的戰爭,然後,他也就更能分別出其中的差別了。
若單以軍事而論,楊毅不如夏卓敬,此人用兵,有時的確是羚羊掛角,無跡可尋而又讓人擊節稱歎,但若綜合而看,夏卓敬卻是不如楊毅的,若是同樣的兵力、同樣的條件,在短時間內,楊毅必敗,但若是將戰線拉長,他打賭,輸的一定是夏卓敬!
當然,不是說楊毅的軍事才華多麼出眾,而是此人極善佈局,在你沒有準備的時候,他已經開始佈置,在你想不到的地方,他已經埋下了伏兵,然後,聚勢而發,一擊破敵。
這麼說也許有些誇張,因為真的來說,楊毅也只和他們打了那麼一仗,可這些年,他人雖離開了巨崗,卻一直留意著那裡,也許是因為脫身而出,也許是因為放下了心中的芥蒂,但總歸是,能看的更清楚了。
是的,這些年楊毅好像只是在弄發展了,可是,他的訓練有放下嗎?他的佈置有放下嗎?人們只看到他修路,在搞商業的同時,好像也為自己開了條險路,可是,那幾個重要的地方,他卻一直有哨樓,而且,他施恩於周圍,大趙的軍隊他不知道會如何,但他非常清楚,若不是朝廷的正規軍,那若有想來找楊毅麻煩的,恐怕還沒到巨崗,就要被出賣個乾乾淨淨了。
而且,更令人恐怖的是他那些士兵,因為真正的交過手,他知道那些如臂使指計程車兵的可怕,當初不過百多人就是一把尖刀了,現在又有多少人?當然,他的勢力還到不了高層,江浩也不會給他說這方面的事情,但只從大約摸的估計,也是要過萬了!
上萬,那會是多麼一個可怕的力量,不說每個都能達到那百多人的高度,就是其中的一半,也足可保巨崗平安了!更何況,楊毅還在發展船隻,在海外了有了地方,這也就是說,哪怕大勢不妙,他也可以退走海上。
現在古扎和當初不同,在過去,他還會覺得逃跑是可恥的,但在現在,他卻知道那是成功的必要因素。有人能一直勝利嗎?有人能一直都佔據上風嗎?也許有,可那樣的人必定不多,就算是智絕天下,也很可能,有算不到的地方,而有時候,一個小小的失誤,就很有可能帶來連鎖反應,到了那時,那就需要一個安穩的退路了。
而像楊毅這樣的,如此明顯,卻又如此安穩的退路有幾個?
而且,他總覺得楊毅此人彷彿總站在對的一邊,好像冥冥中,能看到未來似的。當然這一點,有些太過虛幻,他也只是一想,只是無論如何,他都不希望惹到楊毅。
接到窩託的回報後,他對自己的手下叮囑了又叮囑,而那邊,夏卓敬則在和自己的幾個謀士商量,在分析了楊毅的資料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