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三斤釘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就是受了經濟大蕭條的影響,這米帝的工業和鐵路仍然是排名世界第一的。拉這米帝上賊船,小鬼子的鋼鐵原油武器就不是問題了。
第三個選擇是小鬼子以前的對手和盟友,對沙俄小鬼子是又愛又恨,要不是當年小鬼子在沙俄身上了一把,也不會有現在的列強地位。但是這沙俄不動聲色的在滿洲邊境陳兵百萬,讓小鬼子的壓力也有點大。小鬼子也明白這沙俄內閣和沙皇阿列謝克大帝是打著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主意在後面安心做黃雀。
這可次蛙跳戰役用的就是人家的中東鐵路,你敢抗議人家將鐵路一斷開,前面幾十萬送過去的小鬼子就得吃草,可總是這麼互相提防著也不是辦法這也太牽制滿洲的兵力了。於是小鬼子分別派出外交人員,再給三家聯絡後,只有這沙皇這裡得到明確的回覆。…;
第一百六十九章 目光
大熱天的,在南京金霸天一直是保持早睡晚起的好習慣的,只是這習慣讓外面的大喇叭廣播給破壞了。又是那女的,用慢語速的普通話(現在普通話普及的不好說快了一大票人會表示聽不懂的)不帶感情的將國府將在今年開始免除田稅的決定說出來。
當然,還要說明這是政府為抗戰,為千秋,做出了一個痛苦的決定。話說,要讓這些人揮刀自宮那還真是蠻痛苦的,不過許多人不知道的是這些稅款以另一種形式轉入政府的錢袋子中。
南京的市民倒還沒什麼,這裡的人大部分是工人,小商人,學生,教師等,他們的親人或許有農民,但是他們住在這城裡已經和土地沒直接聯絡了。
隨著報紙和廣播在各地的流轉,包括人與人之間的口口相傳。這個土地上的人開始慌了,免田稅這事是真是假?以後平價購糧能不能落實下來?最重要的是,能不能落實到自家,都成了人們關心的焦點。各路人馬凡是有能量的紛紛向南京求證。
校長不得不又一次通電全國,將這個訊息徹底散佈開。真正擔心的是那些在各地割據的軍閥,稍加了解就會明白這免除田稅是自堯舜以來幾千年從未有過的德政,這一下就把人心都拉走了。誰不希望自己手中的錢糧多一點呢,農民生活富足了,自然會追求更多的,例如,將孩子送進學堂或私塾讓孩子識字。
雖然前線還在戰鬥,但是焦點已經不在山西或陝西了。秋收在即,大家正要看看這政策是不是能落實下去,至少廣播中說的中央區是沒問題的,也就是中央現在控制的江蘇,浙江,江西,安徽,直隸,察哈爾,熱河,福建,廣東,湖南,湖北,山東,河南,陝西(國統區一部)大約就是整個國家的中東部地區,再遠了,不好意思,那裡的政務中央還插不上手的,所以第一期只有這十三四個省份。
不過這十三四個省份也是國府的精華,國家大半的人口田地,工廠,企業,工礦財稅都出在這些省份中。
秋收將至,無數雙眼睛盯著,下面的人盯著稅吏,稅吏流著眼淚離開自己的家鄉去海州報道組建稅警第二總團。逾期不到者,以逃兵罪論處,換句話說只要人活著你就得趕來受訓不然7。92花生米伺候。
上面也在盯著,看誰這時候敢出來炸刺,根據二十四史上幾千年的經驗總結每一樣新政總要有幾顆甚至更多的人頭落地才能順利的推行下去。
最忙的要數中統和軍統佈置下去的人,他們除了要監視下面還要互相監視每縣要是有三個軍統的人就一定有三個中統得人,兩個情報部門的功能有些重疊,恩怨也是極多的,但都不介意用對方的項上人頭給自己換個好前程。
在這個世界傳說中的中央國度,世界中央國度的天空下,由南而北各地開始秋收。農民們小心翼翼的將糧食收回家中,然後開始等待。膽子小的地主在三令五申下,收了佃戶兩成糧食作為租金。各地政府從南京的撥款中收購今年的糧食,中統和軍統的人互相盯著大眼瞪小眼,看誰先拿住今年田稅第一案,幸運的是總有些心懷僥倖的。
連續七天,關於田稅的事各地連續判了四百多件案子,其中一個試圖賄賂軍統人員的一個土財主被判了死刑,在廣州城結案後吃了花生米。剩下的大部分交了罰金,也有不肯破財的,被送去各地的監獄吃牢飯做苦役。…;
第一百七十章 湯蝗
PS:都說了是平行空間了,說了點聖人家的事收藏掉的這個厲害(一天二十個沒了,上個星期裸奔就漲了這二十個,一天啊,頭暈),再說一次吧,這歷史平行空間的世界,那邊的人和事在這裡是不完全一樣的。當然了,這個大致上還是很相似的,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