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立覺自己被反嘲,很謙虛,“不錯,用什麼弩其實一點不重要,重要的是飛火怎麼把木人嚇散架。”
哼!當初造出火銃的匠人也得意,以為從此就不用再造弓弩,結果呢?不管大今,南頌,還是北燎,都擴大了弓弩局的製造規模,把弓弩能匠當寶一樣供著。
冷碰熱,立刻熄火。
王泮林笑笑,樣子比節南還謙虛,“幫主認為哪種箭合適?”
節南不含糊,選了一種輕巧的銃羽箭。
王泮林半點不遲疑,接過就到長桌另一頭裝火藥去了。
節南不再看王泮林,悠哉撿了不少小東西,選銅郭用的工夫更久,又不像另一張桌上的大馬坐下就不動了,她一會兒起來拿東西,一會兒起來換東西,來來回回忙得很,讓大家感覺不怎麼牢靠。
只用片刻工夫就裝好黃肩弩填好火藥的大馬,時而看看走來走去的節南,時而看看頭也不抬的王泮林,沒一會兒就趴在桌上,居然睡起覺來。
於是,歐四喝茶,歐四手下聊天,夜空朗朗,南風拂拂,悠閒得不要不要的。
半個時辰後,歐四才放下茶壺,笑喊時辰到。
王泮林交出五根多了引線的銃羽箭。
節南好奇問他,“你是不是算錯了步數,比歐四爺那邊長一指。”
王泮林瞧瞧節南的踏足弩,“別的不怕,只怕多出那麼一點點份量,這付戲弩就送不動了。”
戲弩真兒戲。
民間用來射戲的踏足弩,弓用雙竹片,弓弧不大,弓臂短,弩機制造不復雜,主要適用於臂力不足的少年老年或女子,一般用軟棉包頭草杆箭。
節南造戲弩的時候很忙碌,不但用足半個時辰,還用了大馬不用的刨子鋸刀,以及好些小工具,但造出來的戲弩就是戲弩,看起來完全沒有不一樣。
節南拿起其中一枝銃箭,略掂,再掂,又將引線拉至箭尾,“能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