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讓張沁兒和其他村民一般的無知,他總是樂於把新鮮事物說出來。
當然,關於鄭成凱的事情也沒少說,晗生和鄭成凱走的不太近,主要是一個是認真讀書的好學生,一個則是調皮搗蛋的差學生,興趣點顯然不在一個地方。
“他這樣認真讀書習武也好,省的總和一個混混一般,說起來他今年也十五了吧。”聽說鄭成凱如今也願意稍微讀書了,張沁兒頓時覺得欣慰了不少,自從過年時出去一趟之後,鄭成凱在五月份的時候又去了一趟府城的軍營待了半個月,問他做什麼,這回卻不說,沒準又是參合了什麼隱秘的事情。
“鄭夫人下個月過生辰,你準備好禮物了嗎?”
林氏是七月二十過生辰,這是鄭成凱早就通知好的了,讓張沁兒一定要過來做客,張沁兒去過鄭家幾次,也頗得林氏的眼緣,時不時也喜歡叫她過去玩,不過張沁兒因為住在鄉下,有些不便,去的不多。
“還沒有仔細想好,一些新鮮事物我都是送過去一些了,現在再拿出來反而不好,實在想不到就送些大眾的禮品吧。”如今手中有錢,張沁兒倒不必窮酸,去縣城尋幾件過的去的禮物便可。
晗生也就不再多問了,因為一個月才回來一兩次,所以晗生拉著張沁兒去池塘邊走了走,經過一個多月的生長,池塘裡的蓮葉已經完全張開了,嫩綠寬大的葉子浮出水面,烘托著幾個細小的花苞,帶著一些白粉之色。
“長的很快,居然就已經有花苞了。”晗生打量著池塘,除了這塊地已經被修整過,旁邊一大片的窪地依舊是窪地,稀泥巴爛地,不適合走動。
文人似乎總對蓮花有一種獨特的審美,譬如周敦頤的《愛蓮說》中對蓮花的點評‘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