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沁兒聽到時,簡直懷疑張志仁腦袋有問題,把工錢全部給了連氏,他吃什麼?喝什麼?雖說雜貨鋪中午包一頓,那早晚都餓著?
為此張沁兒再次去縣城時,沒少在張志仁面前嘀咕。
恰好今兒也有空,張志仁只好耐著性子聽女兒嘀咕,一面狡辯:“我當初實在沒有想那麼多。”
張沁兒白了他一眼,然後說:“爹,哥和永安都不小了,你就打算讓他們天天下地幹活?”
“不是跟著田叔叔和你大伯學習武術個識字嗎?”張志仁一愣,一下子沒有明白張沁兒話裡的意思。
張沁兒知道,和這個老爹說話,是要說明白了才行,於是就說:“先不說田叔叔教的那兩手功夫只夠鍛鍊身體所用,大伯的學識教永安識字倒罷了,哥他卻是教不了的。”
這還真不是看不起張志廉,他讀書一輩子,就只考了一個童生,而晗生以前在家時,就是張志仁悉心教導,說準晗生的學識都比得上張志廉了。
這回張志仁腦筋轉了一個彎,這才聽懂了女兒的話,試著問:“你的意思是讓晗生永安去學堂讀書?這個我倒是想過,不過我也去問了,縣城的學堂包食宿,每年要五兩銀子呢!算了算,晗生和永安就要十兩銀子,就算我兩個月後能夠拿到一兩銀子一個月,也供不起。”
其實張沁兒也早就託鄭成凱打聽過縣城裡的學堂了,一共有三家學堂,一家是一位老舉人坐鎮,另外兩家都只是秀才坐鎮,張志仁說的學費,那是那位老舉人家的費用,而秀才的學堂則每年只要四兩銀子。
論學識,張志仁本就是秀才,所以給兒子找老師,自然會想著舉人。
鄭成凱倒是對她說,如果真打算進學堂,就來找他,就算不少收一些學費,也可以多受到一些照顧,不過隨即鄭成凱又頗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