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言之,*裝的核燃料主要為鈾235或鈽239,分別稱為鈾彈和鈽彈。剛才說了,天然鈾礦石中鈾235僅佔0。72%,為獲取高純度鈾235,通常要採用物理方法把天然鈾礦石中的鈾238分離出去,不斷提高鈾235的濃度。當鈾235的濃度達到90%以上,就可以滿足核武器的要求。
提取高含u235的濃縮鈾也就是分離鈾的同位素,這是極其困難的,因為它們的原子重量僅有非常微小的差別。當一箇中子轟擊容易分裂的鈾235原子核時,會使它裂成兩半,釋放出更多的中子進一步轟擊別的原子核,引起一連串的連鎖反應,產生大量的能量,這就是“鏈式反應”。 但只有鈾235是不穩定而容易裂變的,它的同位素鈾238相對穩定,所以必須提高鈾235的濃度才能引發可持續的反應,不然中子就都被鈾238吸收了。但天然鈾中鈾238佔了99%以上,所以要把那一點鈾235分離出來,分離鈾235要有原子反應堆,而製造原子反應堆需要中子減速劑去減緩分裂中子,讓它們能夠被鈾原子核捕獲,以維持衰變過程,重水是一種很好的減速劑。
第二,科技人才領先。
雖然我們以前過激的種族政策逼走了近一半的科學精英,僅僅在我們掌握政權的那一年,就有2600名德國科學家背井離鄉,包含了多位諾獎得主,如多嘴的愛因斯坦、一陣清楚一陣糊塗的奧地利物理學家、量子力學奠基人之一薛定諤、還有費米、玻恩、泡利、德拜,以及不久前倉皇出逃的玻爾等世界頂級科學家。但是,德國有世界上最強大的化學工業,擁有世界上最好的科學家,大戰前德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總數是美國的3倍。原子裂變現象的發現者哈恩和斯特拉斯曼,噢,還有剛才爭功的邁特納女士都還在德國,還有勞厄、波特、蓋革、魏扎克、巴格、迪布納、格拉赫、沃茲…… 此外,在帝國新的民族政策的感召下,在德意志帝國成為橫跨歐亞非大帝國的鼓舞下,一些科學家歷經艱難回到了帝國懷抱,比如哈恩博士的助手莉澤女士就回來了。還有瑞士、法國、俄國的科學家也我會助我們一臂之力。更重要的是我們還有20 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海森堡,何愁大業不成?何愁青史留名?
掌聲雷動中,剛被希姆萊唬得灰頭土臉的海森堡站起來向元首致意,也心有餘悸地向希姆萊行注目禮。
第三、資源和裝置領先。
世界最大的鈾礦捷克克羅斯尼山鈾礦在我們手裡,烏茲別克塔什干附近的塔博沙瑞鈾礦也被我們佔領,捷克擁有幾千噸的鈾礦,在烏茲別克擁有一千噸的鈾礦,按純度0。1%計算,可以濃縮出好幾噸的鈾235。這是多麼大的優勢啊?這是上天對德意志民族的饋贈。我們在巴黎、俄羅斯都有迴旋加速器,在挪威首都奧斯陸以西100多千米處的裡尤坎,有歐洲著名的大型電化學聯合工廠,它生產的重水戰前就供應德國。
講到重水時希特勒咆哮起來,讓人聽得毛骨悚然:“重水工廠方圓五十公里的地方都是軍事禁區,凡是擅自闖入的,不管是探險還是滑雪,一律格殺勿論。凡是翫忽職守的一律槍斃。”
“可以考慮讓黨衛軍去守衛。”希姆萊插言。
“每生產出十加侖重水就派專機送到國內來,不要留在工廠,免得夜長夢多。”施佩爾也不甘寂寞。
希特勒繼續娓娓而談:
東線停戰為集中力量製造核裂變武器提供了物質條件,不光是省卻了鉅額戰爭費用,廣袤無垠的土地為帝國提供了無窮無盡的物質和人力資源,建造鈾反應堆,第聶伯河大型水電站將供應大部分電力供應,北冰洋新地島南部將成為核武器試爆基地。
當然,製造原子武器面臨著巨大困難,很多東西德國和歐洲還無法制造,比如冷卻用的炭片,提取和轉化用的金屬板,還得修建大量的電磁分離工廠,這些都需要舉國之力,刻苦鑽研攻克難關。成立隸屬軍備委員會直接領導的原子能開發委員會,施佩爾任主任,海森堡、哈恩為副主席,海森堡任常務副主任,統領*製造,為此,授權施佩爾和海森堡有優先調配帝國及佔領區一切人力、資源的權利。
講的人口講指畫、口角生風、口吐珠璣、口乾舌燥地講,聽的人口呆目鈍、口耳相傳、口服心服、口碑載道。他們早就知道全能的元首繪畫、文學、音樂、軍事、政治、外交、經濟樣樣精通,眼下目睹了萬能的元首講起最隱晦的原子物理也口若懸河,他描繪的有史以來最光輝燦爛的發明,以及名揚四海的光輝前景,讓他們這些世界頂級的專家教授心曠神怡,熱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