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太上老君,金銀童子,還有猴子等人都沒啥損失,這樣的局面才叫和諧,雷虎佔便宜時也不諱有多少顧忌。
雷虎祭煉手中法寶,提升法寶品級的時候,西遊還在繼續。
平頂山的妖怪被解決了,西行之路暢通,老唐一點都不耽擱,等猴子等人凱旋而還後,只是和寶象國國王打了聲招呼,便收拾行李繼續出發。
寶象國國王倒是顯露了梟雄本色,根本就沒在乎駙馬倒黴了,反而積極和老唐提出建議,派出得力使者一同趕赴烏雞國,商量倆國聯手鋪設連通軌道符車之事,將兩國徹底聯絡起來。
若是旁的事情,老唐鐵定不會答應,只是事關兩國百姓福址之事,怎麼說都會出一把力。
於是,老唐一行會同寶象國使者齊赴烏雞國。
等到了烏雞國後,老唐一行又遇到了事情,烏雞國原國王被某個道士推入水井搶了王位,結果這廝託夢請求老唐幫忙對付妖道假國王,讓烏雞國恢復正常。
這是這一下,卻是叫老唐為難了。
為何如此?
話說西遊一行抵達烏雞國後,被這裡非一般的繁華喧囂給震住了,隔著平頂山的烏雞國,卻是遠比寶象國要繁華熱鬧。
為何如此?
很快老唐一行就知曉了真相,原來是假國王大力推廣軌道符車之功,整個烏雞國都被縱橫交錯的符文軌道覆蓋,境內交通方便快捷,加上政策寬鬆對商業行為並無過分打壓盤剝,使得烏雞國的商業相當繁榮,百姓自是跟著富足安樂。
這樣的局面,叫老唐怎麼好意思一手打破?
就算同情真國王的遭遇,可假國王確實做得極好,就是以老唐的眼光也挑不出多少錯,這叫他哪能下得去手?
搞不好,會引起烏雞國大亂,導致好不容易繁華興盛起來的局面徹底崩塌,到時候民生凋敝甚至可以說得上艱難,老唐的罪過可就大發了。
“這可該如何是好?”
老唐愁壞了,不管如何做都是錯啊。
按照原著劇情,老唐一行自是幫助真國王輕鬆幹翻假國王,讓烏雞國重歸‘正途’。
’可眼下情況完全不同,真國王的遭遇雖然叫人同情,可假國王的能力卻是擺在那,說一句與國運相融都不為過。
一旦把假國王推翻,怕是大膽因果業力,就能叫老唐哭運在廁所。
另外,假國王也不是吃素的,儘管只是掌國數年,可手下卻是收攏培養了一大批忠心小弟,其中不乏地仙武者,老唐也是相當雞蛋的。
儘管徒弟們可以輕鬆將他們幹翻,可假國王已經大勢已成,根本就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夠推翻的,一個不好就有可能引發烏雞國動盪,這是老唐極力避免的石器。
至於暗中聯絡真國王留下的王子,也是沒什麼效果。
王子知曉時期真相後自是義憤填膺,卻是根本就沒有辦法對抗大勢已成的假國王。
甚至,老唐隱隱察覺,就是王子也不怎麼情願折騰。
假國王雖說害了其父王,可一手將烏雞國治理得蒸蒸日上一日好過一日,王子又不是痧子看不到這些。
最重要的是,假國王並沒有加害王子的意思,反而還相當親厚,基本確定了王子的繼承人身份,相信等假國王‘功成身退’後,王子就能繼承一個富足強大的烏雞國。
若是真國王藉助老唐等人的力量翻身,將假國王滅殺或者趕走,先不說烏雞國肯定大亂,指不定之前的建設成果將化為烏有。
就是真國王真的回來了,其能力如何王子又不是不知,比起假國王絕對差遠了。
旁的不說,就是假國王手下那一干文武英傑,就不是真國王能夠駕御得了的。
一旦主弱臣強,會發生什麼時期痧子都猜得出來。
到時候,烏雞國高層內鬥不止,還怎麼發展壯大提高民生水平?
總之,真國王的遭遇叫王子心痛不假,卻還不足以叫王子放棄富強的烏雞國不繼承,而是繼承一定會亂成一團糟的烏雞國。
這些心思,其實老唐也猜得出來,見王子是證明個態度,也就熄了折騰的心思,只是暗中幫助真國王重獲新生安置到烏雞國邊緣區域就算了事。
得到假國王頒發的通關玉碟後,老唐一行一點都沒耽擱,告辭之後直接離開了烏雞國,並沒有如同原著一般參合國王的更迭之事。
只是不想,就在他們打算直接離開的時候,烏雞國假國王和寶象國國王一般,懇請他們幫忙解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