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聖門在佛門手裡似乎沒討到好,可相對於其它江湖勢力,聖門絕對是輕易招惹不得的龐然大物。
這不,陰葵派等聖門勢力高手出面後,南方武林有野心的一流高手頓時熄了染指鐵門的心思,同時把吳侯領當作龍潭虎穴般的存在,不到萬不得已或者有了萬全準備,都不會輕易跑來鬧事。
這些,自然都是雷虎在幕後佈置而成。
既然沒辦法避開江湖紛爭,那就主動融入江湖之中,推出鐵門,鷹爪門還有地趟門三家江湖門派,將領地的江湖事務主導權牢牢控制在手,免得出了其它意外使得領地遭受損失。
同時,邀請聖門兩派六道加入,以利益誘使他們出動高手,暫時提還處於發展初期的幾大幫派保駕護航。
至於付出的代價,對於雷虎而言跟本就算不得什麼。
他對聖門各派別都有想法,他們都是秉承戰國時期諸子百家主流派別,吸收了部分它派精華演化而來。
別看此時的聖門好象成了純粹的武林勢力,可他們的底蘊深厚著呢,加上儲存尚算完好的諸子百家典籍,很容易就能恢復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部分舊景。
他不僅是這麼想的,也是如此要求聖門六派六道高層的。
領地需要的不是江湖上的撕殺高手,而是學習了諸子百家學說精義,能夠參與領地各方面發展建設的人才。
在巨大利益的吸引下,聖門兩派六道除了少少幾年之外的高層,都紛紛表態會按照吳侯吩咐,重新拾起老祖宗留下的珍貴典籍,按照各自繼承的學說培養專業人才。
這對於聖門各派絕對是難得的體驗,同時也是幫助他們轉型,或者說提升底蘊實力的一次大好機會。
在雷虎看來,聖門之所以不如佛門得勢,最主要的還是聖門體現不出足夠叫上位者重視的價值。
上位者身邊絕對不缺打手,他們缺的是能夠幫助治理地方,提升勢力地盤整體實力的人才。
佛門雖然也沒有這方面的人才,可架不住天下佛寺聯合起來的力量極為驚人,上位者就是為了穩定治內局勢,也不得不高看佛門一眼。
聖門在這方面就差多了,邊荒傳說時的聖門實力最為鼎盛,魔君慕清流更是混成了恆玄身邊的重要幕僚,最後還不是不受重用,在恆玄失敗後退出歷史舞臺?
要是當時魔君慕清流手下有大批精擅諸子百家學術的人才,看看恆玄還會不會那麼輕視於他?
這些都是題外話,雷虎治理地方自有想法,跟大隋的官場制度頗為不同,對領地採取精耕細作的管理模式,需要大量的各方面專業人才。
他此次提點願意合作的聖門給派,除了希望他們的實力更強更全面之外,也是替治下培養專業人才,以後少不得還需要聖門各派的支援。
因為江湖之事,領地內鬧騰的許久,等到鐵門的勢力徹底穩固,鷹爪門和地趟門甚至開始向周圍郡縣擴張後,這才緩慢平息。
南方几家大型江湖勢力,比如水龍幫,巨鯤幫還有海沙幫,懾於鐵門還有聖門各派高手的實力,只是在吳侯領設立商業用途的據點和堂口,並沒有大肆擴張勢力的想法。
只要這些傢伙老實,雷虎倒也不介意讓他賺取大筆利潤。
此時的海鹽卻是動不得,領地的大小以及實力還是差了點,要是能夠佔據後世的南方几省之地,他倒是不介意推出曬海鹽之法,徹底破壞官府的鹽政,還有私鹽的秩序。
只是眼下顯然不成,只能讓幾家大型幫派賺取大額私鹽利潤了。
叫雷虎沒想到的是,幾乎被逼著提前弄出了幾家江湖勢力,專門應對外來江湖勢力的挑戰以及一些事務,沒想到的是隨著鷹爪門和地趟門的迅速對外擴張,竟然很輕易就將勢力空虛的臨近郡縣地盤拿下。
象是會稽還有與領地相連的幾處,江湖地盤全都被新近崛起的鷹爪門和地趟門拿下,倒是省了他不少麻煩。
當然,也是跟這裡剛剛經歷叛亂以及平亂,還有人口缺失嚴重開發不足,不受南方大型幫派重視有關。
可不管如何,手下的幫派勢力掌握了臨近郡縣的地方勢力,對於雷虎來說可是個好訊息。
他完全可以讓臨近郡縣跟領地無縫接軌,時間一長不管官面上是個什麼情況,百姓都會習慣領地的規矩和制度,以後要是吞併這些地方,將會輕鬆許多還不會引起太大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