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這一系列清理工作全部完成,時間便到了吳興二年初春。
吳王雷虎親率大軍五十萬,過潼關殺入關中,十日之內連敗唐軍三次,將大興團團圍住。
半月後,唐王李淵頂不住壓力,直接開城門投降,關中遂定。
與此同時,三十萬江東軍橫掃河北,竇建德與鷹揚雙雄連戰連敗,就是突厥急忙派軍來援,都敗於江東軍之手。
到了這時,整個中原重新一統,除了邊邊角角還有點麻煩之外,吳王雷虎已經徹底掌控了天下。
吳興二年秋,應百官之請吳王雷虎正式於東都登基,國號為吳!
隨著江東軍橫掃天下,出自江東的人才也如潮水洶湧,伴隨江東軍的腳步,迅速將大軍搶佔後的地域掌控在手。
這是一股叫天下門閥世家都心驚膽戰的力量,預示著剛剛登基的吳帝雷虎,並不需要世家門閥的幫助,同樣可以治理好地方。
更叫他們心神不安的是,隨著江東培養的文官蔓延整個中原大地,一所所各種型別的培養機構,依託當地駐軍形成,大肆招攬本地的平民子弟以及孤兒加入培養,相信過不了十年便會有源源不斷的人才培養出來。
懾於吳帝雷虎的赫赫威名,各地世家豪強不敢輕舉妄動,暗地裡卻是開始積蓄力量,等待大吳帝國局勢徹底穩定下來,世家門閥的力量重新在朝堂坐大之後,再來解決依託於各地駐軍的各種培訓機構。
對於治下世家豪強的心思,雷虎心中有數卻並不在意。
大吳帝國的建立,並沒有依靠這些在地方上根深蒂固的世家豪強幫助,等到全國依託于軍隊的各種培訓機構全面鋪開,並且開始培養出源源不斷的人才之時,他們就是想堵不住。
此時橫掃中原之戰,江東統共動員兵員一百二十萬,隨軍民夫卻是隻有五十萬,卻對江東之地的影響不大,這就是雷虎的底氣,同時也是他強壓天下豪強的資本所在。
江東經過多年經營,人口已經超過一千五百萬,物產豐富百業興旺,完全可以承受雷虎大量抽血帶來的虛弱。
隨著雷虎短短兩年時間內統一中原,江東一系人馬完全佔據了朝堂,還有地方官府的主導權,起碼在十年之內不用擔心會被世家豪強顛覆。
有十年光景,足以讓雷虎徹底掌控天下,並且將心中的一系列治國之策推行下去,到時候就不是世家豪強能不能繼續做到的問題,而是他們能不能在新餓形勢下,繼續保持巨大的優勢了。
吳興三年夏,鎮南公天刀宋缺領兵十萬,大破西涼軍,生擒西涼霸王薛舉,得勝班師之時,吳帝雷虎親率文武百官出城十里相迎。
“岳丈辛苦了!”
回到東都皇宮後,雷虎單獨和宋缺交流,開口便道了句辛苦。
“無妨!”
天刀宋缺意氣風發,整個人都似一柄絕世報道,鋒芒逼人銳利之極,叫人一見便知不是凡俗。
“岳丈再等十年,朕打算滅了突厥這個心腹之患後,再實施開拓封建之舉,岳丈可不要說朕言而無信!”
雷虎笑道:“剛剛拿下整個中原,千頭萬緒需要一定時間步入正軌!”
“陛下心中有數就成!”
宋缺擺手笑道:“這兩年常時間在外征戰,心中很有些感觸,正好也要回去好好整理嶺南那邊的情況,需要的時間也不少!”
這話不是說假,他此時的修為已經踏入宗師之境。
刀,本就是百兵之王!
只有在鐵與血的磨礪中,刀道才有可能更進一步,此時的宋缺歷經兩年統一之戰,不是征戰於數十萬大軍廝殺的殺場之上,便是與散人寧道奇這樣的宗師大戰,早就將一身刀術磨練到了極致,踏入宗師之境水到渠成。
以他的赫赫戰功,足以直接封王,成為手掌軍權的異姓王!
為了避免麻煩,雷虎早早就跟宋缺打好招呼,並且還達成了一致意見,所以吳國建立後並沒有第一時間封其為王,而是拖著等解決了突厥之後,再一併封賞。
雷虎不是苛刻之人,自然不會玩那種鳥盡弓藏的把戲,對於一干功臣的安排自有打算。
不僅是一干功臣,就連投降的一方霸主,還有北地三大門閥殘餘人等,他都沒有一網打盡的想法,都是中原地區的人才,沒必要損耗在內鬥之中。
既然做上了中原之主的位置,他自然要對中原百姓負責,心中早有一個大膽之極的計劃,等著慢慢實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