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七章 國將亂必出妖邪(1 / 2)

大隋完了!

這是宋缺再次出現在雷虎跟前時,說的第一句話。

雷虎默然點頭,任誰眼見一個原本強盛無比的帝國,在短短十來年內從強盛走向衰敗,然後又從衰敗走向滅亡,都會忍不住心生感慨。

尤其是參與其中的人和勢力,對這種風雲激盪的局勢變幻,會有更加深刻又清晰的感悟。

有趣的事,藉著這樣的機會雷虎時常都能進入神秘的頓悟狀態,透過王朝的氣運變化感悟到天地至理,神魂力量竟然有明顯提升。

每次進入這樣的神秘狀態,好象都感覺與此方天地更加契合一般,實在妙不可言叫他難以自拔。

同時能夠窺視一方世界核心隱秘的機會,也叫他沉迷不願醒來。

可惜,手下一攤子事情,在這等風雲變化局勢即將崩潰的時候,根本就容不得他有放鬆的機會。

“李閥迫不及待冒頭了,也不知獨孤閥和宇文閥是個什麼想法?”

收起心中那絲絲不滿,雷虎一臉看好戲的表情,悠然道:“怕是那兩家,會氣得吐血吧!”

氣得吐血倒不至於,可氣急敗壞卻是可以肯定的。

李閥來了這麼一手,很明顯撈到了足夠的好處,同時也叫人看到了李閥的雄厚實力以及底蘊。

要知道楊廣突然北上出關,可突厥卻好像早就知道一般,數十萬騎兵直接將楊廣困在了雁門關。

這裡頭的門道多得很,只是稍稍深想就叫人不寒而慄。

要知突厥乃是遊牧民族,平時為民,戰時為兵,想要召集數十萬兵馬,對於突厥來說幾乎是傾巢而出,在縱橫萬里的草原上,非得提前一兩個月就開始動員不可。

若不是早就知道楊廣出關時候的資訊有所準備,又怎麼會這麼輕易的就將楊廣給圍在了雁門關,

李閥的門路之廣,潛藏實力之深可想而知。

以隋朝時候的情狀,窺視帝蹤倒不是什麼大事,可能提前數月就能探知楊廣心意,這本事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前文說過,楊廣當了皇帝后根本就坐不住,跟個遊牧部落聯盟的酋長一樣四處亂竄,可以說身上的胡風習氣相當濃郁。

從關中到雁門郡又有土版高速公路連線,就算速度再慢一月便可抵達,可見楊廣還沒動身之前,李閥已經得到訊息做好了佈置。

突厥數十萬大軍突然襲擊楊廣北巡帝駕,連破雁門關三十九城,攻勢如火如荼一副要將楊廣幹掉的架勢。

要說其中沒有貓膩,傻子都不會相信!

大隋邊軍的戰鬥力還是相當強悍的,而且還有城池防禦,突厥數十萬大軍雖然人多勢眾,可想要短時間內連破數十城,除非武尊畢玄和魔帥趙德言等絕頂高手親自出手才有可能。

可畢玄跟趙德言傲氣得很,沒聽說他們最近有這樣的舉措。

如此,就叫人心中生疑了。

楊廣遠征高句麗早已結束,抽調的邊軍也已各自駐地,可不是數百年王朝末期的窩囊摸樣,放眼整個東方也是戰鬥力相當強勁的武裝力量了。

然後,就是叫人無語的一幕發生。

旁的隋軍還來不及救援,或者說被某些勢力攔下了,結果卻是小小一個白身李世民率領一些家將,還有中途收編的雲定興部隋軍前來救駕。

史書有載:大業十一年九月,通往雁北白漫漫的官道上,屯衛將軍雲定興勤王救駕,而就在這時,李世民竟然闖入軍營,高喊:“雲將軍,我李世民有妙計稟告。”

雲定興不疑有它,也知道李世民是唐國公李淵的兒子,忙叫人放他過來,問:“世侄有何妙計,快說!”

李世民自信滿滿胸有成竹道:“始畢敢舉兵圍天子,必謂我倉猝不能赴援故也,宜晝則旌旗數十里不絕,夜則鉦鼓相應,虜必謂救兵大至,望風遁去。不然,彼眾我寡,若悉軍來戰,必不能支。”

雲定興一聽,一拍巴掌叫道:“真是英雄出少年,多建旗鼓為疑兵,此計甚妙,馬上照辦!”

真是天大的笑話,不說李世民當時不過是白丁一個,官至正三品的雲定興憑什麼聽他的話,唯李世民馬首是瞻,甘心聽從李世民一個根本沒有表現出任何才能的十六歲少年調遣,只憑嘴炮嗎?

不僅如此,李世民是如何靠近雲定興部中軍的?

要知道,此時的隋軍邊軍相當精銳,就算李淵親至,沒有朝廷旨意都不能輕易靠近,不然被當探子射殺都算白死,更何況一個白身的李世民?

那個時候突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