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象是輸紅了眼的賭徒,根本就沒有理會已成南方之主的吳國公雷虎,而是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撲滅了楊玄感叛亂之後,再次提出遠征高句麗的瘋狂想法。
這個想法確實瘋狂!
儘管楊玄感成事不足敗得太快,沒給河洛腹地造成太大傷害,楊廣手中依舊掌握數十萬隋軍精銳,依舊能夠橫掃中原威懾塞外,實力依舊乃是整個大隋天下最強悍的。
可是,三次遠征高句麗時間間隔太短,幾乎一年來上一回,還有平叛以及各種雜事糾纏,就是鐵打的漢子也承受不住哇。
此時楊廣手下的數十萬隋軍,儘管精銳卻是名副其實的疲憊之師,急需休整恢復元氣。
而大隋此時雖然各地烽煙四起,可國本卻是並沒有喪失,起碼糧草軍械一點不缺,只要楊廣能夠安心潛伏積累一段時間,想要重新整合北地資源雖然不算容易,卻也還沒失去希望。
只是這位真心不象個皇帝,一心以自身喜好為主,根本就不理會現實狀況,一門心思要找回面子,楊玄感的叛亂一平立即開啟第三次遠征高句麗之戰。
當然,這一戰楊廣手下隋軍雖然疲憊,可勝算依舊超過七成。
大隋的整體實力相對高句麗來說,實在太過強橫了。
按照現代比較流行的說法就是,大隋敗得起一次兩次甚至三次,可高句麗卻連一次大敗都承受不起,國力差距太多就是這麼現實。
而且大隋前兩次遠征雖然都以失敗告終,可不是一點效果都無。
楊廣動不動就徵調百萬大軍的舉動,儘管在真正的軍事大家看來有些裝比過分的嫌疑,可不得不說效果還是很明顯的。
起碼,面對大隋百萬大軍猶如泰山壓頂一般的威勢,每一次高句麗都必須使盡吃奶的力氣動員全部力量,方才勉強有一戰之力。
只要腦子不糊塗,都知曉極限動員對國家經濟民生的傷害極大,短短兩年時間內國小民寡的高句麗被逼著來了兩回極限動員,本身也是傷筋動骨損了元氣,哪還有底蘊再繼續玩極限動員這等手段?
如果楊廣能夠趁勢滅了高句麗,並按照漢時舊例設定郡縣的話,還能挽回不少的聲望。
怎麼說都是滅國之功,中原官民還真就吃這麼一套。
到了那時,楊廣聲望重起,又有大義名分在手,想要重新統合國內的勢力不太現實,但壓制南方勢力讓大隋國運延續下去還是不成問題的。
所以,儘管楊廣弄出的第三次遠征高句麗戰事,聲勢遠不如以往兩次,可依舊吸引的各大勢力高層的目光。
……
雷虎卻是沒心思理會楊廣的破事,不管這位還會不會象正史上那般,鬧出一個天大的國際笑話,最後搞成了不敗而敗的局面,把最後的希望都敗得精光,都跟他沒什麼關係。
要不是有大運河聯絡的話,長江以南之地跟遼東的距離,還是太過遙遠了些,以此時的交通狀況很男做到有效影響。
拿下江東六郡中的其餘三郡容易,可接下來的治理卻不是那麼簡單了。
就算國公府這些年積累的財富足夠,同樣各種人才也相當充足,可要將新下三郡徹底納入治理體系,沒個三五年根本就不用指望。
這還是在一切順利,中間沒有鬧出旁的事情的情況下,不然時間只會更長。
當然國公府一干屬僚已經有了經驗,不過是按照新納入三郡的具體情況,有條不紊的分派治理,以及建設任務罷了。
一時,三郡民間的生產建設兵團成立得如火如荼,大批物資透過水陸通道向三郡聚集,沒過多久三郡便成了一片熱鬧的大工地。
不過就是按照之前接納會稽和丹楊兩郡的模式,慢慢將新納入的三郡吸收消化而已。
“阿虎,你可真是了不得啊!”
宋缺再一次出現在雷虎跟前時,忍不住感嘆連連心情複雜道:“沒想到不知不覺,你已經不差三國時期的吳主了!”
“還是底蘊不足啊!”
雷虎笑著擺了擺手,搖頭道:“單單消化新納領地就是樁麻煩,不然還能發展得更加迅猛!”
“你也是太過苛刻了,尤其對地方士族毫不客氣,很難得到他們的幫助和效忠!”
宋缺忍不住提點道:“還是不要太過了才好,士族畢竟是地方根基,想要壓制並不容易!”
雷虎輕輕一笑,悠然道:“可我就是看不得他們白佔便宜,想要有收穫就得付出足夠的努力才行,這是小婿一貫的行事宗旨,沒必要為了士族就改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