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虎返回領地,各路牛鬼蛇神眨眼安靜如雞。
什麼叫做威勢無雙,這就是了。
有雷虎坐鎮錢塘,領地裡的秩序絲毫不亂,甚至以更加高效的速度運轉,將新近納入領地的兩郡,迅速融入領地的秩序之中。
這時候,就顯示出雷虎當初提前佈置的好處來了。
公府麾下三大幫派,鐵門以領地為主,鷹爪門和地趟門則以外擴為要,在臨近城鎮鄉村多年滲透,影響力絕對不容小覷。
起碼,北地士族常玩的煽動百姓的戲碼,在這兩地卻是行不通。
鷹爪門和地趟門的觸角,也蔓延到了臨近郡縣的邊邊角角,尤其是各分館收納的弟子,要麼就是小有資產的小康子弟,要麼就是身家清白根骨不錯的農家子弟,他們背後的家人自然也跟各地分館聯絡在一起。
有這麼一張網在,公府的政策能夠輕鬆傳到臨近郡縣每一個角落,就算不明事的老農也都能隱約知曉是怎麼回事。
這世上,因著資訊不通暢,出過多少亂子?
別說世家掌握了底層百姓的生殺大權,他們沒那個能力,只是世族因著盤根錯節的關係,能夠矇蔽底層百姓,讓他們知曉的資訊,都是世家大族願意叫他們聽的。
至於世家大族不樂意叫底層百姓知曉的訊息,底層百姓就很難知曉。
資訊不對等,或者說有意識的資訊欺瞞和誘導,讓底層百姓受騙做了不少糊塗事,世家大族卻是隱藏在幕後大獲其利。
眼下情況尚好,鷹爪門和地趟門的人手,成功的將公府的決策傳達到鄉村老農耳中,只要腦子不犯傻都不會跟著地主豪強鬧騰。
沒了底層百姓鬧騰拱火的世族豪強,說白了就是沒牙的老虎,尤其對上強勢的錢塘公府之時,足以叫他們生不起多少反抗念頭。
要麼老實接受公府的規矩,要麼捲鋪蓋滾蛋,沒有第三條路可選。
另外,錢塘公府手下的宣傳隊,也不是擺設。
走街串巷的貨郎,還有酒肆茶館的說書人,大部分都是公府宣傳處的人,他們說的段子傳的訊息,都是經由宣傳處製造,與公府政策息息相關的故事,因為接地氣很容易就能在百姓之中傳開。
有了這兩手佈置,再有強橫的軍力威懾,剛剛哪入公府治下的兩郡,很快就與吳郡秩序接軌,那兩郡計程車族豪強也沒敢鬧騰出大亂子。
這時候,就顯示了雷虎當初大力開展軍營教育的好處了。
一下子接兩個郡,儘管都是轄區縮水的郡沒,可按照雷虎那種面面俱到的管理辦法,需要的官吏還有工職人員的數量可不少。
這時代的知識,不是被門閥世家壟斷,就是被佛道還有聖門掌控,就是所謂的寒門子弟也多是隻能讀上幾本書而已。
要是按照正常模式,兩郡的大量官吏職位,還有工職人員份額,鐵鐵都要落入士族豪強手裡,就算雷虎心中再不爽也無可奈何。
幸好雷虎自從成了南方諸侯後,不管手裡的銀錢緊不緊張,從來都沒有中止過對教育的投入。
之所以在前面冠上軍隊名義,也是一種掛羊頭賣狗肉掩人耳目的做法,十幾年光景下來已經培養了差不多數十萬識字青壯。
這,很了不得!
真要宣揚出去,鐵鐵都是名傳清史的教化之功!
有了軍營培養的數十萬識字青壯,雷虎安排他們進入新納兩郡的官府,將重要職位以及九成以上的工職人員名額佔了,只給當地士族豪強留下一成名額。
如此,不過花費數月時間,會稽郡和丹陽郡已徹底納入掌控,旁人就算想拿走都不可能。
一切的規矩,都跟老領地一樣。
整個吳公領,又開啟了新一輪的大興土木,整個領地都是一派生機勃勃的摸樣,叫外頭勢力見了眼紅不已。
等領地裡的局勢徹底穩定下來,雷虎請師傅清阻老道繼續坐鎮錢塘,他則帶上一千親衛來到建康。
這裡是之前南陳的國都,同時又是南方發展得最好,同時也是最為繁榮的城市,當然這是雷虎沒有出現之前的狀況。
眼下的南方經濟中心,已經由建康轉移到了雷虎手下領地,無論是經濟發展水平還是民生狀態,錢塘郡核心的幾處城鎮以及魚米之鄉,都要比建康地區強上許多。
不過建康城的底蘊畢竟深厚,隨著南方局勢穩定,旁邊還有個錢塘郡促進發展,最近幾年也是發展得好生興旺。
可惜,建康沒了南陳的一幫皇室和權貴支撐,加上週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