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應此方世界的規則差異才是最為緊要的事情。
不管哪方諸侯都不會想到,在他們印象中一片廢墟般的青州大地,正在發生某些叫他們絕對不願意見到的良好變化。
話說,以雷虎的豐富經驗,治理青州黃巾轄地輕鬆得緊,將嚴密的制度架構好,不給某些人鑽空子的機會,同時做好監督以及補救措施,便已經足以叫青州黃巾轄地短時間內便發生翻天覆地的可喜變化。
再有太平道師和黃巾力士提高生產力和勞動效率,青州黃巾轄地短時間內便迎來爆發式發展,一點都不奇怪。
就算建立太平道的張角也不會想到,他努力培養的太平道師以及黃巾力士,放在生產中的作用到底有多巨大。
有了太平道師的存在,田地管理中最麻煩的除蟲,施肥兩項完美解決,太平道師甚至還能小範圍凝聚天地靈氣,催發糧食作物的生長速度,作用比起化肥可要強上不少的說。
黃巾力士是最好的重勞力,修路搭橋開山挖渠近乎無所不能,而且勞動效率也高得出奇,只要及時供應他們所需的糧食物資,便能以一當百拼命勞動,許多尋常百姓甚至軍中將士難以做到,又或者相當危險卻又十分重要的活計,在黃巾力士眼中完全不算麻煩,堪比現代建築大軍中的各種大型裝置一般驚人。
雷虎倒是沒想到,關係混熟了後,劉大耳朵竟然那麼熱情,不惜冒著一定風險跑來青州黃巾轄地查探究竟。
按劉大耳朵的說法,青州黃巾創造了奇蹟,這才多長時間便完成了糧食自給,還有餘力對外出售,簡直不可思議。
他既然遇到了,同樣是一地之主,自然得親自過來看個究竟,取取經看能不能照搬到治下,讓平原百姓也跟著受益。
不管他心中究竟是何想法,雷虎對劉大耳朵的表態還是十分讚賞的,每次劉大耳朵以考察名義過來,只要有空閒時間他都親自招待,順便交流交流心中的想法。
劉大耳朵對雷虎的能力相當讚歎,以兩家此時的實力對比,自然不會傻到招攬什麼的,只一個勁表示雷大首領的前程不可限量。
這是事實,眼下群雄混戰時期,只要腦子不糊塗,各方諸侯對雷虎這樣極擅治理地方的能人,絕對是十分歡迎的。
雷虎對此自然不置可否,開玩笑,他在穿越世界的過程中,可是當過梟雄霸主也做過開國皇帝的,怎麼可能安心給人當小弟?
這話他自是不會主動說出口,隨便轉移了話題就把劉大耳朵糊弄過去了。
此時的劉大耳朵,說實話處境相當不妙。
他所在的平原國,正處於冀州袁紹和幽州公孫讚的勢力交接處,一旦兩家大打出手的話,平原國根本難以倖免。
這也是之前北海孔融求援時,他二話不說便點起手中絕大部分力量,直接殺模北海郡城的主要原因主義,除了想要救援孔北海的人情之外,劉大耳朵未嘗沒有離開平原國,想在青州另尋根基的想法。
劉大耳朵倒是沒有隱瞞自己的心思,反正雷虎乃是青州黃巾大首領,說出的話外面的諸侯,根本就不會相信。
對於這廝的想法,雷虎沒什麼好評論的,立場不同眼界不同,根本就不可能有啥共同語言。
劉大耳朵還是傳統老思維,一心想要成為實力強勁的諸侯,然後蕩平天下再興漢室。
肋虎可沒這樣的餑餑野心,他追求的是自身的超脫,希望能夠達到更高的境界,見識更高層次的不同風景,至於攀登途中的經歷,也不過只是一段微不足道的經歷罷了。
追求不同,自然不會有啥共同語言。
不過對於劉大耳朵對於治理地方的求教,雷虎倒是沒有藏私的想法,跟他說得相當深入,就差沒將大漢帝國發展到眼下的狀況,起核心原因全部講明白了。
說真的,此方世界大漢帝國數百億人口,相對於億萬裡疆域而言,真心算不得什麼負擔,很容易就能養活,特別是此方世界個體素質和力量都相當強悍,本身大漢帝國資源極其豐富的情況下更是如此。
可惜,人心太過貪婪。
世家大族和地方豪強,以及皇室掌握了太多了資源,逼得無數百姓沒了生存餘地,就算沒有太平道黃巾起義,也會出現其它的大亂子。
就算在此時,雷虎認為大漢帝國還有挽救的機會,只要能夠一心發展生產力,就算只靠皇室掌控的資源,都能將天下大部分百姓養活,可惜皇室沒這份魄力,世家大族也不會答應。
他們的發展已經達到了一個極限,是不會再允許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