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三章 武館學堂放光芒(2 / 2)

畢竟科舉乃是平民百姓晉升上層階級的最好通道,加上學堂老師基本都是儒家門人,學堂自覺不自覺的,學堂慢慢還是以儒家知識為主,其餘百家知識為輔的格局。

對此,負責總館日常管理的武道好手雖然心中不是很滿意,卻也無可奈何。

雷虎根本就沒有插手的意思,任由武館學堂自由發揮,當然不是說學堂裡花費大力氣弄來的百家學說典籍沒了用武之地,相反這些學說典籍對於開闊學生們的眼界以及思維有極大的幫助。

最起碼,武館學堂開辦足有十幾年時間,教匯出來的學生無不思維敏銳眼界開闊,不管是見識還是動手能力都比尋常儒家學堂要強不少。

就算沒能在科舉上有所建樹,可武館學堂畢業的學子,在進入社會之後混得都比較滋潤,不管是做什麼都相當靈活有手腕,不會呆板教條,就這一點已經很叫門中有了孩子的武者滿意了。

沒錯,武館學堂的學生來源,基本都是秦風武館弟子的後代。

大宋帝國文風鼎盛不假,科舉也是平民百姓最好的上升途徑也不假,可科舉不是那麼好過的,出身武館的弟子們將自家子弟送入武館學堂,基本都對科舉不抱什麼希望,只要自家孩子能夠學有所成就好。

正因為如此,武館學堂的氣氛相當輕鬆,儘管老師們對於課業同樣看重,卻並不太過執著,反倒是叫武館學堂出來的學生基本都學到了有用知識,單純以生存能力而言他們幾乎全部成才。

如許仕林這般讀書極有天分,或者努力型的學生也不是沒有。

這些學生,都是學堂老師的心頭寶,雖然課業最重卻也是最受關注的一批學生,只要努力刻苦不犯渾,基本學有所成後透過解試不難,當然名次上可能不會太高。

可就是如此,武館學堂因為辦學資金雄厚,儘管師資力量比不得那些知名書院,依舊在錢塘以及附近縣城打響了名聲。

辦學十幾年來,已經有了近二十位學生透過了省府舉辦的解試,甚至還有三位學生透過了京城的會試,成為了叫普通學子和百姓羨慕不已的進士老爺。

更神奇的是,三位考中進士的武館學堂出身學子,竟然在得中進士的當日,全部凝聚出了一口文氣,一舉跨入精英文修圈子,在整個餘杭府都引起極大宏大。

不是所有進士,都能凝聚文氣的!

能否凝聚文氣,代表著以後前程的高低,可是關乎切身利益的。

沒有凝聚文氣的進士,最多隻能在縣一級擔任主官,到了府一級的話,不管能力有多強都只能擔任佐貳官,這是極為現實的考量,同樣也是朝廷的必然選擇。

在這個天地靈氣濃郁的九州結界內部,妖魔鬼怪武道強者,以及旁門左道真心不要太多,一府主官若是身無文氣或者更進一步的浩然正氣,很容易就可能被妖魔鬼怪所趁,既而造成難以估量的巨大損失。

單單這一點,沒能凝聚文氣和浩然正氣的讀書人,或者說進士根本就沒多大的前途,這是現實狀況必然的選擇。

能夠培養出凝聚文氣的學堂,那可真真是來哦不得的存在。

不說旁的,起碼就能在當地府縣的文人圈子,佔據極為重要的話語權,就是當地父母官都不敢輕易得罪,不然以後沒他們好果子吃。

若是多年只出一個凝聚文氣的進士或者讀書人,還可以看作此學堂走了大運,碰巧遇到了一個學習天賦極佳的學生。

可武館學堂在短短十幾年內,特別是最近兩屆科舉過程中,一口氣出現三位進士,並且全部凝聚了文氣的存在,怎麼也說不上是運氣,而是實實在在的實力。

更叫外界吃驚的是,武館學堂畢業的學子,可不僅僅只有三位考中進士的存在凝聚了文氣,還有兩位只是透過了省府解試的學生,同樣凝聚出了文氣!

這可真真了不得!

但凡對武館學堂瞭解的外人,對武館學堂的教導能力無比敬佩三分。

武館學堂的厲害只有區區十幾年,招收的基本上又都是武館弟子的孩子和後代,也就是說武館學堂的招生面相當狹窄,只是針對武館門人的孩子罷了。

從最開始的蒙學到後面的科舉內容,起碼也得十年時間學習!

也就是說,那幾位凝聚文氣的學生,學習效率高得驚人,基本沒有浪費任何的學習時間,剛從學堂畢業出師就透過了科舉考試,甚至還凝聚了文氣,這樣的學習效率就是那些知名書院也比不上吧?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