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匆匆流逝,轉眼又是三年。
這日榮府掌燈結綵喜氣洋洋,人來人往好不熱鬧。
東院幾乎被一層豔麗的紅色覆蓋,一群府裡和親戚家的姑娘,嘻嘻哈哈湊到迎春的閨房好不喧鬧。
迎春一身大紅喜袍嬌豔無雙,笑著接受一干妹妹們的打趣。
今日正是她大喜的日子,結親的物件乃是錦鄉伯之子韓奇,乃是勳貴子弟中難得的文武之才。
迎春年紀大了,還沒有一心武道或者潛心修煉的心性,留來留去留成仇,大老爺儘管對這個時代的所謂青年俊傑很不感冒,最後也不得不敗下陣來。
韓奇本人的能力不錯,又有勳貴大佬願意替其做媒,而且對方還做通了老太太的工作,幾相結合大老爺也就同意了這樁婚事。
與大老爺的不痛快不同,迎春對韓奇這個人選還是很滿意的,她透過賈淙甚至親自出馬,主動觀察和了解韓奇,甚至還以女扮男裝的方式見過面,總之還算比較滿意。
比起勳貴家族裡的眾多紈絝,韓奇還算是不錯起,儘管也免不了公子哥的某些毛病,卻還在可以忍受的範圍。
也只能如此了!
儘管大老爺不怎麼在乎門戶之見,可現實如此,迎春真要嫁了一位舉子或者新晉進士,大老爺還真會不放心。
嫁個諂媚小人也比白眼狼強,這裡可是男尊女卑的世界,男方的家世要是太差的話,誰知他們心中會不會有那種,莫名傷自尊的想法?
與文臣結親也不是個好想法,倒不是說大老爺仇視文臣集團,而是文臣家族的規矩太多,迎春怕是適應不了這種嚴苛的環境。
大老爺也不會讓迎春受這樣的罪,誰家女兒不是嬌養長大,憑什麼要乖乖送去夫家接受再教育,沒這樣的道理。
此時的榮府已經徹底起勢,有大老爺這樣的朝堂重臣,璉二這樣的新近高階官員,還有政二老爺和賈珠這樣的中層官員,已經算是京中的一流家族。
想要巴結討好,或者聯姻結盟的權貴不要太多,大老爺自信能替迎春遮風擋雨,不叫錦鄉伯家族有任何輕視或者不尊重的舉措。
閨房內,薛寶釵,探春,黛玉和惜春等一干姐妹都在,談笑風聲嬌笑連連,可她們卻是心思各異。
薛寶釵的年紀比迎春都大,可到現在她都沒有結親,心中早就急得不行,可表面上還得維持端莊體面。
倒不是沒有人求娶,只是薛寶釵的眼光頗光,不是青年俊傑她還真看不上眼,同時心中的青雲志也讓她心存不甘。
當然,她之所以到現在還沒結親,還有姨媽王夫人的功勞。
王夫人看上了薛家的錢財,早就將薛家的萬貫家財看作囊中之物,突破口就在薛寶釵身上。
也不知她怎麼跟薛姨媽說的,有意替寶玉求娶寶釵親上加親,弄得薛姨媽心頭火熱千肯萬肯,一心等著王夫人主動上門提親。
薛寶釵一開始還沒什麼感覺,可是等年齡逐漸增大,心中的青雲志卻是沒有絲毫成功可能,心中沒那麼大野心了,聽到姨媽又替寶玉求娶的意思,儘管覺得寶玉的性子太過嬌氣,卻還是個很好的結親物件。
怎麼說,眼下的榮府都是京城一流權貴家族,二骯的聲勢雖遠不如大房,卻也是前程似錦叫人不敢輕忽。
要是能跟寶玉聯姻,薛姨媽自然十分滿意,就是薛蟠雖然不怎麼看好寶玉的軟弱性子,卻也覺得寶玉是妹妹的良配。
於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薛寶釵的婚事一拖再拖很是曲折。
只是叫薛家上下不滿的是,王夫人之後便沒怎麼提薛寶釵和寶玉之事,倒是二房的下人傳得厲害,什麼‘金玉良緣’聽著都感覺可笑。
每每薛家失了耐心,要給寶釵尋一門親事時,王夫人總是適時跳了出來,十分隱晦的表示了結親之意,然後薛姨媽又上當了。
結果薛寶釵被拖延至今,時間一長她也琢磨過味,很明顯姨媽王夫人看內上了薛家的銀子,可惜薛姨媽根本就不信這個。
只是,薛家也做好了準備,透過薛蟠的關係看上了族學早就畢業的一位考了進士的賈氏族人,王夫人要是近期不給準確答覆的話,薛家便會放棄與寶玉結親,直接跟那位家勢不豐的賈氏進士結親。
眼下見得年紀比她還要小的迎春嫁得甚好,謝寶釵心中要說沒點子嫉妒怎麼可能,只是她一貫能演,表面上笑吟吟的沒人發覺她心中的想法。
如果說薛寶釵只是嫉妒的話,探春就是各種花式羨慕了,心中未嘗沒有取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