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端和賈淙這兩個剛剛十歲出頭的小少年,這就成了秀才相公了!
訊息傳回榮府,所有人又驚又喜,當然王夫人除外,她是嫉恨不已,這下寶玉算是被徹底壓制下去了。
另外,族學此次還有學生考中秀才,考上童生的更多,顯示了賈氏族學越發強悍的教學能力,叫族人滿意的同時再一次讓親戚和外人驚訝。
等到林端和賈淙,與一干同窗從南方回來的時候,已經快到了中秋時節。
應林如海和賈敏夫『婦』的邀請,大老爺一家子去林府好好慶祝一番,回到榮國府這邊也擺了一回酒宴,叫府中上下都跟著樂呵一回。
儘管察覺到了王夫人眼中的嫉恨,大老爺卻是沒有在意,在京城哪還有她動手的餘地?
熱鬧了幾天,賈淙和林端齊齊去了國子監進修,這事叫璉二很有些酸溜溜的,表示他都沒去過國子監,之前的機會被強行讓給了賈珠,眼下看到賈淙一個庶弟都有機會進入國子監學習結交人脈,心中很有些嫉妒啊。
“你小子犯什麼渾呢,好好努力等茁兒考上秀才,老子一樣送他去國子監深造,別跟老子擺受了委屈的嘴臉!”
大老爺一點都沒客氣,笑罵著噴了璉二一臉口水。
家事相當順遂,只是國事就有些艱難了。
消停了多年的北疆,在今年秋季又重燃戰火,邊關數封急報的到來,讓整個京城的中秋氣氛都不怎麼樣。
大齊還沒到文恬武嬉的地步,可多年的和平時光,已經消磨了太多人的血『性』,對於戰爭更是沒有深刻了解。
特別是開國以及後一代經歷過戰火的將領幾乎全部死光,大齊王朝官軍的整體戰鬥力,隨著時間流逝下滑得厲害。
這次的邊關戰士就是最好例證,北疆邊關沒有多少防備,竟被塞外胡人一口氣衝破多重關隘,差點釀成門戶大開的慘劇。
當今聞訊氣得差點吐血,一連撤消了北疆好幾位守衛大將的官職,同時被下獄準備砍腦袋的北疆將校也不在少數。
一邊命令北疆邊軍做出緊急防禦,一邊趕緊抽調京營兵馬前往北疆支援。
可是放眼一望,朝中幾乎沒有可以頂事的大將。
勳貴家族在朝堂的實力確實不小,可這麼多年的和平日子過下來,祖宗傳下的戰場本事已經忘得差不多了。
能夠擠身朝堂的武將,自身的本事一般般,主要還是身後的勢力強大,本人又十分擅長官場鑽營,這樣的武將放到眼下軍情緊急的邊關重地,不是去幫忙抵禦外敵,而是給外敵送戰功人頭去的。
至於文臣更不用指望了,大齊的文臣可不是漢唐時期的牛比存在,已經徹底拋棄了上馬能治軍下馬能理民的模式,而是專心玩文人的那套把戲,已經徹底失去了統兵的能力。
真要選了文臣上戰場,怕是結局會相當不妙,還不如讓勳貴出身的武將出馬,起碼他們還能按照祖先留下的統兵筆記照本宣科,不說能做得如何吧起碼不會把邊軍給玩殘。
好在九省都統制王子騰正好還在邊關巡視,當今談下眼有好的大將人選,只能先讓王子騰頂上,不求他能有古之名將風采,但求王子騰能夠將邊關危急的局勢穩定下來。
事態緊急,京營出兵十分迅速,得益於這幾年工部的瘋狂基建,京營出動三萬步騎先鋒軍,無論是行軍速度還是後勤物資押運速度,都比以往要快了不止一倍。
如此快速的行軍,也把當今和朝堂眾臣給驚到了,回神過後便是一連串的誇讚,對工部和大老爺的各種讚美。
之前還只覺得工部大搞基建,雖說提升了車輛行進速度,可花費的銀錢也是不菲,要不是大老爺搞出了個交通錢莊,以吸納百姓手中閒錢的手段籌集基建資金,怕是工部就算有心也是無力付諸行動啊。
可是現在看來,大老爺當初的堅持是正確的,要不是他一力堅持甚至捱了不知多少彈劾,這才把京畿一帶的基建水平提升上去,同時提升了京畿地區的交通運轉流速,京營的行軍速度絕對快不起來。
在這等要命關頭,快一點慢一點都是涉及國運的大事。
要是京營支援的人馬去的晚了,整個北地糜『亂』,想要收拾需要花費的精力和代價,就不是簡單的銀錢可以衡量的了。
京營出動,大老爺和工部僚屬跟著忙碌起來,當今和朝廷看到了基建的好處,自然想要一鼓作氣將官路直接整修到邊關一帶,為以後的出兵支援提供良好的交通狀況。
大老爺坐鎮工部老神在在,有條不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