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所在林氏一脈就是最好的例子,前朝末年林如海先祖一身才華,結果卻被家族死死摁住不得施展。
後來世道太『亂』,林氏家族對林如海先祖的壓制不得不放鬆,最後讓其在沒有出頭前順利脫離家族,並且直接加入太祖的造反隊伍。
等開國後,林如海先祖以軍師之身封侯,林氏家族一見自然眼巴巴靠了過來,卻被林如海先祖斷然拒絕。
這也是林如海一系,與蘇州林氏之間關係不睦,甚至可以說冷淡之極的主要原因。
史家這邊自然沒有遇到這樣的狀況,史家也沒出現林如海先祖那樣絕才絕豔的人物,族人之中雖然出了些人才,卻沒有一個能科舉入仕的,也沒有覺得家族妨礙了他們的前程,要鬧著出族分宗的,可就是如此史家雙侯也感受到了極大的壓力。
也就是大老爺在蘇省當布政使時,幫助金陵四大家族的族人出海經商,又幫著一些有進取心想在官場混跡的子弟進入衙門當八九品小官,把金陵那邊的族人安置妥當,不然史家雙侯的壓力會更大。
可就是如此,眼見金陵族人一個個混得風生水起,不是賺了大錢就是進了官場,京城的史家族人坐不住了。
史家真是一個人口繁茂的龐大家族,就算大多族人都滯留金陵,可京城這邊十幾房族人還是有的,其中成年族人數量差不多上百,絕對是個恐怖的數字。
一旦他們鬧騰起來,史家雙侯不一定壓得住啊。
早在大老爺沒有回京之前,其實史家雙侯已經起了抱大腿的想法,都是嫡親表兄弟麼,也沒什麼拉不下臉的。
只是想當初大老爺沉寂之時,日子混得比兩位在兵部當差的史侯差太多了,兩位史侯之前面對大老爺時,很有心理優勢。
這一下倒轉過來,要讓他們適應雙方巨大的實力差距,總有些難為情麼。
大老爺回京之後,史家雙侯都有些糾結,不知道該不該求上門去。
結果,等忠順親王看重青睞大老爺的訊息傳開,兩位史侯也不糾結了,準備直接抱大腿。
還好大老爺乃『性』情中人,沒有官場上那些壞『毛』病,對兩人的請求沒有絲毫遲疑就答應下來。
這是什麼,這就是親戚啊。
大老爺沒有理會史家雙侯心中什麼想法,他的心思很簡單,既然對方求到自己身上,又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幫也把也沒什麼。
紅樓原著對史家的描述不錯,可從史湘雲的口中可知,史家的日子卻是越來越艱難。
不過,其中有段時間應該起來過,史湘雲好象跟著某個出外做官的叔父離開了一段時間,史家應該在那段時間有點起『色』。
怎麼起來的?
肯定不是投效了當今,紅樓原著本就是個悲劇故事,最後四大家族應該都完蛋了,史家肯定不會例外。
這麼說起來,史家不是投奔了忠順親王就是義忠郡王,最後能討得了好才怪,當今懇請不會放過史家的。
眼下,史家顯然還沒選擇站隊,他們的日子也沒到過不下去的地步。
史家也是軍功起功,家裡壓箱底的好東西不會少,能將好好一個軍功勳貴侯爵家族,『逼』到要小姐和主母一起動針線的地步,顯然銀錢緊缺到了一定地步。
這事,跟當今收帳應該很有些聯絡。
如此推論的話,史家兄弟倒也是厲害角『色』,悄然無聲就咬牙將欠帳還了,可惜最後還是沒能順利抽身。
拒絕了史家兩位表弟的挽留,大老爺回了別院,直接給忠順親王寫了封信,請親王幫忙活動。
別看史家兩位侯爺在京幾乎沒啥聲名可言,其實都是有真本事在身的,不然史三的侯爵爵位哪來的?
他們在京中出不了頭,可放到地方卻是龍歸大海,只要給他們機會就能出頭,正好忠順親王需要可以信任的地方將領,幫忙鎮守蘇浙沿海之地,保護他的海外通商後方基地不出問題。
相信,忠順親王在調查了史家雙侯後,會給大老爺這個面子的。
很顯然,大老爺這段時間絕對是香餑餑一樣的存在,這才回府到別院沒有多久,璉二便苦著臉上門來請了。
“老爺,這次您一定得回府一趟,不然兒子真心沒法過下去了!”
見到大老爺,璉二有一種抱腿痛哭的衝動。
“又是怎麼了?”
瞪了這廝一眼,大老爺沒好氣道:“話說,府裡最近應該沒啥事情吧,老子我也想過幾天清淨日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