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公,你且消消氣,我明白你的意思,當年我在天蕩山又何嘗不是如此,但是殿下可與你我不同,他是皇子,將來是有可能當皇上的,岑大人是朝中重臣,見多識廣,殿下需要他的輔佐,你我都只是草莽出身,千萬別誤導殿下,壞了他的大事啊!”
“那該怎麼辦,這事咱們就不管了嗎?”
“相公,今時不同往日,現今你已是武威侯,兵部侍郎,誰都知道你與殿下的關係,若是你管了,殿下又怎能不受牽連呢?我們還是暫且罷手,以後再找機會吧!”
“唉!”張小七氣得一拳砸在桌子上,“當這破官,束手束腳,真是窩囊啊!”
再說李恪,回到內室,當即換了身朝服,帶上那本小冊子和被擄民女的口供,趕往皇宮。
路上,他精心準備了幾套說辭,反覆推敲,直到覺得滴水不漏了,才放下心來。
一路很順利,李恪徑直來到甘露殿外,得到旨意後,入殿叩拜父皇。
李世民正忙著批閱奏摺,聽聞李恪上殿,用眼角餘光瞟了他兩眼,頭也沒抬,隨口道:“恪兒,來了,平身吧!”
“謝父皇!”李恪規規矩矩站起身,“父皇,兒臣此來……”
“你說的是昨晚李元昌和侯君集強搶民女的事吧!”還沒等李恪開始說,李世民就打斷道。
“父皇您已經知道了?”
李世民依然在奮筆疾書,並沒有看他,“是啊,他們倆今早就來了,把事情都跟朕交代了,痛哭流涕說是要悔過,朕已削去了他們的爵位,革職留用,以觀後效,如若還是惡習不改,朕絕不姑息。”
“父皇,兒臣以為他們為了減輕罪行,或許會有所隱瞞,兒臣想將此事的來龍去脈再向父皇稟明!”
“不必了,不就是私造藏寶密室的事嗎?朕已全盤知曉。”
“可是兒臣還在密室裡找到了一個重要的證物,請父皇一定要看看!”
“好吧好吧!”李世民不厭其煩,叫太監將小冊子呈上來,漫不經心地掃了幾眼,“恩,朕知道了,宮中丹藥失竊之事追查得怎樣了?可有進展?”
“這,兒臣無能,至今尚未找到有用的線索。”
“沒事,不管能否查清都沒有關係,朕不怪你,你已經盡力了,看看,這不就是你查案的成果嗎?”李世民點了點手邊的小冊子,鼓勵道,“你是朕最優秀的兒子,年輕人就是要有些銳氣,不要怕犯錯,放手去幹,朕欣賞你。”
李恪被搞得有點摸不著頭腦,想提醒父皇查辦那些作奸犯科的大臣,又想起岑文字的勸告,欲言又止。
李世民面帶笑容看了看他,又拿起筆,“恪兒,你還有什麼事嗎?沒事的話就先退下吧,朕還有公務要處理。”
“是,兒臣告退。”
沒想到之前準備的奏對一句都沒用上,李恪甚是詫異,出了大殿,邊走邊心中暗忖:“父皇一邊對我找到的證物不置可否,一邊又鼓勵我大膽去查,到底是何用意?難道是他老人家不便親自出面,想讓我替他修理這幫權貴?若是如此,倒是正合我意!”
【活動】做初心會員,享超值特權
《人民的名義》周梅森合集
【書單】熱門玄幻大盤點!
【專題】最新熱銷小說力薦
if(q。storage('readtype != 2 && ('vipchapter 《 0) {
(';
}
第九章 東瀛武士飯館出醜
常言道:鷹立如睡,虎行似病。藏巧於拙,用晦而明。這世上,真正的聰明人都懂得裝傻,而傻子們卻喜歡裝聰明。翻開史書,大凡上躥下跳之徒,玩權弄術之輩,雖可能有一時之盛,但往往卻不得善終。
岑文字在朝中浸染多年,無疑深知這其中的利害,平日為人處事,沉穩低調,事從不做盡,話從不說絕,凡事都留三分餘地,份內之事遊刃有餘,份外之事進退有度,因此深得皇上的器重。
此次李恪探查漢王莊園,意外得到了李元昌勾結朝中權貴強搶民女的鐵證,氣憤之下便想入宮奏請父皇下旨徹查,岑文字就講了一番道理,勸他此事只可密奏,陳述事實,一不能聲張,二不能表態,一切交給皇上定奪。
岑文字誠然是為了保護李恪,避免可能遇到的危機,但他卻漏算了一點,李世民畢竟是一代聖主,他深知天下大定,朝廷上奢靡享樂之風日起,若不及時制止,遷延日久,就如一潭死水,慢慢地變腐變臭,等到徹底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