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一直在水空間裡養魚,李永下意識覺得養魚這件事很簡單,心想這樣也好,反正沒什麼事情,省得自己操心。
不過,這一回宋妮娜還是找上他的麻煩,沁春園要跟小區這邊一樣,就得放養一些黃海野魚,這個東西,一直都是李永在聯絡。
“沒有問題,這回的魚,肯定比小區魚塘的還要好,”李永拍著胸脯保證。
李永知道光拍胸脯沒有用,這件事他必須做好,要不然,宋妮娜肯定跟他沒完。
吃好飯以後,李永趕緊回房鑽進水空間,開始整理自己的存貨,“認真”籌劃沁春園魚塘需要的魚蝦得從哪裡來。
魚味館、小區魚塘相繼採取精品、限量策略以後,空間魚的消耗數量開始逐漸穩定,李永的壓力也沒原先那麼大了。
水空間的容量也在逐漸變大,能夠養的魚也越來越多。
基本上,每天去一下菜市場,買魚補充,然後每兩天給魚塘添點魚,每週去兩次魚味館,差不多就能保證供給,不像原來,需要每天跑很多次。
如今要增加一處魚塘,面積是原來小區魚塘的兩倍,魚蝦的需求將會再度變得緊張。
一想到今後身上的擔子又要加重,李永就感到頭疼。
現在的水空間一共有四個水池,其實也就是“陽澄湖”擔負中轉,每天接收魚蝦,養育以後轉給小區魚塘和魚味館。
單單依靠一個水池供給,顯然又要不夠用了。
如果水空間能夠快些升級,再增加一個或者更多的水池,那就好了!
一批購進的魚苗經過培育,已經長大成魚,李永在給海天檢測的魚蝦中,就有幾條這樣的魚,檢測的結果顯示,這種魚蝦,同那些在水空間中短期養過的魚蝦相比,含有更為豐富的營養元素與活性成份,而烹飪出來的味道,也要好上很多。
如果說原來那種短期培養出來的魚蝦,味道已經很鮮美,那麼這種魚苗時就放入水空間後長大的魚蝦,無疑還要高上一個檔次。
因為這批魚苗一開始就是在“天池”中放養的,所以李永就給它們起了個名字,叫作“天池魚”。
這回,李永吸取之前的教訓,打定主意不要一下子拿出去,而是要將“天池魚”當作比所謂“黃海野魚”更高階的品種。
既然高階,那麼肯定稀少,不時弄兩條出去吸引下目光就行,或者特別需要的時候才拿出來。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不用操心,因為少,誰也沒轍,想給就給,不想給就是沒有。
所以,李永想把長期與短期這兩種魚分開放養。
讓他頭疼的是,眼下沒有這樣的條件,水空間中的水池數量太少,淡水池只有兩個。
其中“陽澄湖”成為魚味館、小區魚塘所需魚蝦的來源,也就是放養那些短期的魚蝦,另一塊淡水的“天池”,已經成為幼魚成長的“苗池”。
“天池”原來放養一次買來的魚苗已經長大成魚,但是後來有些菜市場買來的鯽魚、鯉魚等,腹內帶有魚籽,放在“陽澄湖”養著的時候,竟然將魚籽排到水中。
對這些魚卵來說,水空間的環境非常優越,大部分受精卵都能孵化出魚苗,成功率高得嚇人。
當然,成功率有多高,李永是看不出來的,他只知道有些時候,莫名其妙就多出大群大群的魚苗。
這些魚苗,顯然都是排出來的魚籽孵化的。
水空間中的魚,通常不需要吃啥東西,這些魚卵和魚苗難免給吃掉一些,不過魚蝦一次排卵的數量都會很多,還是能剩下不少。
這些魚苗,一旦發現,李永也會想辦法給弄到“天池”。
為了防著出現大魚吃小魚的悲劇,凡是那些“肉食主義者”,往往都會給弄到陽澄湖去。
因為水空間的關係,大一點的魚蝦,並不用擔心它們被當做食物,“陽澄湖”中的魚蝦雖然多,也很少會發生衝突。
大部分淡水魚都是“挺乖”的,不用過多擔心衝突的問題,也就是魚苗會給誤殺。
經過這段時間的積累,天池中已經有不少魚苗,具體多少尾,李永數不清楚,但是,往水裡一瞧,往往能看到黑壓壓一群幼苗,就好像小時候在溝裡看到蝌蚪似的,總是一大片、一大片的!
按照李永的粗略估算,這些魚苗,起碼幾千上萬尾,幾萬、上十萬都有可能。
李永對此也沒啥概念,所以估算的範圍太大,基本沒啥價值。
李永還有一個想法,那就是這些魚苗從魚卵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