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正是她所想的。
梵丹國的國土面積並不小,若是吞併了梵丹國,雲國就會成為最大的國家,沒有之一。
“但是!”古鵬正的聲音突然加強,雙目深深地看著眾人。
(未完待續。)
第三百七十一章 元天的擔憂
“若是梵丹國的疫病大面積爆發,乃至全面爆發,那麼梵丹國的百姓會往哪兒逃?”
他的臉上帶著嚴肅的神情,讓氣氛變得凝重。
眾人不需要思考,便可以回答他。
雲國。
對!只有雲國。梵丹國的疫病若是全面爆發,他們能夠逃走的方向只有雲國。
也許會有小部分前往海外島上,但是那些患了疫病的人,為了能夠治療疫病活下來,只能前往雲國。
其餘的大臣深深地吸氣。若是大部分的人都往雲國來,那麼雲國那幾個邊關城市能夠擋得住嗎?
答案只有一個:擋不住!
嫻貴妃顯然也想到了這一點,臉上的神色也變得凝重。
她一開始沒有想到這麼多,現在細細想來,的確是如此。
雲國接連發生天災,疫病與大旱同時爆發,西邊活下來的人都只有之前的一半。
若是梵丹國的人一起湧向青城關或者越海城,不說兵力夠不夠阻攔,就說糧食,也難以支援邊關的人馬。
先皇為了掏空元天,沒有派多少人,甚至沒有派遣糧食過去,但是若是梵丹國全體與雲國開戰,朝廷再不派遣糧食是不可能的。
嫻貴妃想到國庫裡的東西,有些肝疼。
偌大的國庫還沒有裝滿一小半,大部分都是無用的東西。
往年各地送給皇帝的東西,都被皇帝私藏起來,但是皇帝下葬時,私庫裡大部分東西都被陪葬了。
可是嫻貴妃卻知道,皇帝收到的東西絕對不止這些,除了今年國宴收錄的都在,往年好多珍品,都不在單子中,記錄中甚至沒有任何痕跡。
所以說,絕對不能再打仗,不然就算她私自掏腰包,也填不了這個大坑。
嫻貴妃下定決心,絕對不能讓梵丹國有機會再攻打雲國。
沉默了一會兒,嫻貴妃率先開口道:“古太傅說的對,這事情是哀家思慮不周,我們的確不宜拒絕梵丹國的求助,唇亡齒寒這個道理正適合用在在這個時候。”
古鵬正讚許地點頭,“正是如此,所以我們還需從長計議。”
最終,眾人討論出來的結果便是幫助梵丹國,給梵丹國提供治療疫病的配房,同時提供一部分藥草,緩和梵丹國疫病。
不過也不能讓梵丹國的人得到的這麼簡單。因此眾人商議出,讓文子己向元天去要。
這藥方一開始就出自元天的手,讓他向元天索要,也說得通。而且也可以讓他被刁難一番,威懾梵丹國,以防他們再次反水。
所以王華彬這次前往濟丹城,陪同的還有文子己。
文子己帶的聖旨的內容不多,也就是兩條。
一條是讓元天將治療疫病的方子給梵丹國送去,若是有多餘的藥材,也送一些去,但是卻隱隱透露出要教訓一頓對方的意思。
另一條就是讓元天在十月十六之前返回雲都,參加新皇登基儀式。
濟丹城。
元善嘉正幫著冉竹給芸娘準備吃食,最近芸孃的胃口變好了,元善嘉為了顯示自己的孝順,每日上午的時候,都在廚房裡和冉竹研究怎麼用有限的食材做的好吃些。
中午的時候,則是代替芸娘之前的位置,給濟丹城的人們施粥。
之後又有大量的糧食從連城運送過來,再加上之前羲和坊濟丹城儲存的糧食,不出意外,糧食可以讓濟丹城的人們熬過今年。
知州府的書房。
“瑜達,已經進入十月了,天氣還是如此地炎熱,完全沒有入秋的痕跡,而且連一場雨都沒有下。”元天十分擔憂。
林先生擰眉,“的確,現在早該下雨了。”
“可是不知何時會下雨。”元天嘆氣,堅毅的面容上染上了憂愁之色。
這天氣從開春以來便開始大旱,現在已經十月初了,往年這個時候,已經下過一場秋雨,慢慢地開始降溫。
可是今年,天氣卻像是還處於七月的時候,太陽熾烈地照在大地上,乾裂的土地越來越嚴重,濟丹城外也不斷地有難民過來,他們好多都是衝著濟丹城的施粥來的。
城內之前已經接納過一批人,已經難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