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劫不復的深淵。
就在他舉棋不定時,兒媳婦給他添了個孫子,訊息一傳到軍營,他立刻有了主意。
於是,安南王府在宣佈立國的同時,向天下人出了一封陳情書,那是王府幾十位筆桿子花了幾天功夫琢磨出來的文章,文字並不華美——因為要讓老百姓讀得懂——情辭卻真切感人。
文章從初祖梁興邦建府的肇因開始講起,陳述梁興邦在母親死後,如何為繼母虐待,繼母又如何在生父面前進讒言,最終讓原配所出的嫡長子為生父驅逐,被迫改姓離京。到三祖梁承祖被朝廷派人暗殺,現任安南王為了活命,不得不自毀聲譽,以酒色王爺現世,為天下人恥笑。
而世子趙佑熙,在當今梁帝遇刺時捨身相救,只因見到了梁帝躲在佛龕中嚇得尿褲子的醜態,便被瘋狂追殺,幾度差點喪命,最後不得不隱匿起來。以至堂堂王府世子,娶親不敢公開,生子不敢示人。
趙延昌實在不忍見兒子一輩子躲在山野鄉間,尤其不忍剛出生的孫子落得父不詳,“每思及此,涕淚縱橫”,這樣才動了稱帝立國之念。
陳情書的最後,趙延昌向老百姓承諾,即使新成立的趙國不得不招兵買馬跟朝廷對抗,也絕不會損害老百姓的利益。如果老百姓家的孩子願意追隨他,他一定會像對待自己的兒子一樣愛護他們。他的軍隊經過某地,若軍中有人騷擾了百姓,或踐踏了百姓的莊稼,一經查實,立刻追究相關人責任,並賠償損失。
這份洋洋灑灑數千字的陳情書,連俞宛秋看了都覺得感動,相信別人也一樣。所以,開國之初的輿論戰,安南王府算是打贏了,梁帝被描繪成了膽小如鼠又忘恩負義的小人,新出爐的趙帝則是被逼得走投無路之下的產物。要活下去,就只能如此,誰又能指責安南王府做了亂臣賊子?畢竟,誰都有生存的權利。
放下陳情書,俞宛秋逗著兒子粉粉的小臉蛋說:“堯兒,原來你的出生有這麼重大的意義”,竟成了安南王稱帝立國的契機。
兒子的封號是衍慶郡王,名字是趙思堯,也是爺爺給取的,寓意一目瞭然,希望他長大後做個像堯一樣的明君。
“姑奶奶……”
茗香剛喊出口,就被蘭姨打斷了:“你怎麼還沒改過來?”
“是,太子妃,我們這次回去,是回王府,還是回蘇城,還是……”
蘭姨再次糾正:“什麼王府,現在那裡是皇宮!南府也不叫南府了,叫南都。你們幾個都給我注意點,姑奶奶現在身份不同了,你們凡事都要按規矩來,別再沒大沒小,咋咋呼呼的。”
茗香被罵蔫了,怯生生地說:“我們要回皇宮嗎?太妃和王妃,哦,不對,現在是太后和皇后,一向對太子妃不待見的,以後住在一起,可別整天找麻煩。”
“我們不回……”不回皇宮回哪兒呢?俞宛秋也愁了起來。
新朝剛立,趙延昌要在百姓面前樹立愛民如子的形象,自不好在這個時候大興土木,於宮外另造一座太子東宮。聽說只是把趙佑熙原先住的那一片單獨劃出,再用圍牆圍起來,名義上是單獨建府,其實還在皇宮裡,太后和皇后要騷擾她很容易。
雖然一百個不情願,可她現在是太子妃,不能不住進太子東宮。想起以後要跟趙佑熙的太后奶奶和母后同住,頭都是大的。她揹著她們嫁給了趙佑熙,她們心裡早窩了一肚子火沒處,就等著她回去了好調教。
“太子妃,您不舒服?”素琴看她臉色不好,湊過來想摸摸她的額頭,卻被她推開了,輕嘆著說:“沒有,大家都早點睡吧,明天就該到南都了。”
孩子生下來後,趙佑熙第二天就匆匆離開了,她則留在靖蘭城坐完了月子才帶著孩子回來。今晚她們在離南都幾十裡的一處驛館投宿,明天上午就要進城。
知墨小心翼翼地問:“太子不接您回宮嗎?”
俞宛秋搖了搖頭,趙佑熙目前正在長江邊上苦練水軍,朝廷的大軍已經在江北集結,隨時都可以打過來,他根本離不開。
“可您就這樣進宮去……”蘭姨擔心得很。
俞宛秋抱起兒子,淡淡一笑道:“怕什麼,我是皇上金冊玉印親封的太子妃,還生下了太子的嫡長子,早已不是當年那個寄身親戚家的孤女,她們心裡對我再不滿,表面上還得客客氣氣的。”如果有趙佑熙在,他自會替她擋住一切來自家庭的壓力,可現在趙佑熙忙得抽不開身,她就必須保護好自己,和自己身邊的人。
“那倒是,就是……”一直埋頭趕工的紋繡突然開口,卻又只說了半截子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