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時那張悽美的臉龐,那雙蓄滿晶瑩淚花的眼睛和嬌弱顫抖的身軀。
良久,吳銘長出口氣,撐起身子披衣下床,來到早已熄滅的壁爐前點燃一截油松,慢慢架起乾柴燒起爐火,繚繞的青煙過後,橙色的火焰熊熊燃起。
吳銘在壁爐前盤腿而坐,凝望火苗梳理腦海中複雜的情愫,心裡充滿矛盾與茫然,他始終弄不清楚昨日為何在雨中追上去,為何送完雨傘之後竟然還把人送下山?難道僅僅是憐憫?或者是潛意識裡的衝動?
一個又一個難以明晰的問題,猶如亂麻般糾纏在一起,似乎永遠也理不清,更讓吳銘難以接受也無力改變的是,按倫理來說,那個汪月涵還是他這副身子的嫂子!
沒錯,汪月涵是陳繼堯次子陳仲康的妻子,這本來與吳銘毫不相干的事情,如今卻隱隱刺痛了他,吳銘繼承瞭如今這副皮囊,同樣也別無選擇地要面對已經逝去的“母親”的恥辱,陳繼堯年輕時犯下的罪孽確實難以寬恕,還有那個駕車撞死“母親”的管家,這些人如今都活得好好的,估計活得還非常滋潤。
火堆邊沿的銅壺嘴“嗞嗞”冒出熱氣,吳銘從呆滯狀態中醒來,側身抓過一隻碗倒滿水,緩緩放到嘴邊一口口喝下去,久存腦中的願望愈發強烈:“離開這個傷心的地方!”
吳銘放下碗,走到床頭移開大木墩,掀起木板拿出包裹在藍布中的武裝帶和毛瑟手槍,從皮質彈匣中拿出個十發彈夾,抽出手槍拉開槍機,熟練地壓進子彈合上槍機。
“篤篤!吳大哥,我是正剛。”田正剛洪亮的聲音從勿外傳進來。
吳銘隨手把毛瑟手槍插進後腰,拉緊棉袍前去開門,田正剛樂哈哈的臉出現在眼前。
“天晴了?”吳銘將目光從室外收來,把滿頭大汗的田正剛迎進屋內。
“昨晚後半夜又下了好一陣,今早出大太陽,只是山道滑溜溜的不好走,恐怕我們要等兩天才能進山。”田正剛快步走到壁爐前,撿起吳銘扔在地板上的大腕,自己倒上碗熱水咕嚕嚕大口喝下,再也看不到之前的拘束和客氣。
吳銘坐到矮桌與壁爐之間,順手撿起木柴扔進爐裡:“等兩天沒關係,祈真觀的繼任道長也沒來接任。正剛,村裡的農活忙完了?”
“早在春節後家家戶戶就已下地,勤快點的早幹完了,我家田裡的秧苗都快一尺高了。”田正剛放下碗就問:“吳大哥,能不能把那支漢陽造拿出來讓我過過癮?”
“自己去拿吧。”吳銘懶洋洋地回答。
田正剛興奮地跳起來,幾步跨到床頭木墩旁,從已經開啟蓋板的槽子裡抓起步槍和帆布彈帶,回到壁爐前樂呵呵地撥弄起來,拉完槍栓練瞄準,裝上子彈又卸下,沒一會功夫,這支漢陽造就讓他玩得順順溜溜的,要不是吳銘告誡,擔心槍響會讓山下聽到,田正剛早已經跑出去打幾槍過過癮了。
放完羊之後兩人開始做飯,用完午飯再次聚在壁爐前擺弄槍支,彼此感情迅速升溫,田正剛對吳銘的稱呼已經改變,“吳大哥”的“吳”字不知不覺省略掉,變成了“大哥”。
吳銘也從田正剛嘴裡瞭解到許多資訊,對周圍環境、習俗、周邊各村鎮的情況有了更深認識。
令吳銘意外的是,比自己還小六歲多的田正剛也是個好獵手,田正剛說起自己大哥的狩獵本事時眉飛色舞由衷敬佩,涉及到自己的本事也不含糊,似乎除了他大哥,方圓百里沒有能勝過他的。
交談中得知,田正剛五歲就上村中私塾,七歲起跟隨伯父練武,十三歲就跟隨自己大哥進山打獵,經常在人跡罕至的群山裡轉悠三五天,從小到大沒有一次空手而歸,家裡前年秋天新建的正房,就是他和他大哥幾年來賣毛皮和山貨賺回來的,什麼下套子、連環坑、挖陷阱、設檑木、裝鐵夾等等技能,幾乎沒他不會的,每每說到得意之時,他臉上洋溢的自信神采,讓吳銘都暗暗為之感慨。
田正剛留了下來,他上山之前對家人說要到祈真觀幫忙幾天,家人沒有二話,老孃子還叮囑他要知恩圖報,不要捨不得力氣。有了田正剛的陪伴,吳銘的日子不再那麼孤寂。
吳銘抓緊時間前往祈真觀,與勤勞壯實的田正剛一起為即將到來的觀主承智打掃道觀,準備好足夠的柴火,清理好灶臺和廚房,還得照顧好小承元留下的二十幾只羊。
次日中午,承智道士終於領著兩個小徒弟和兩個雜役來到祈真觀。
三十一歲的承智道長身材偏矮,蓄著兩撇漂亮的小鬍子,面容肅穆話語不多,談吐文雅彬彬有禮,他放下行囊就跟隨吳銘裡裡外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