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預期收視看漲。這樣反過來的局面是葉梓這個知道後世那種逆向宣傳手段的重生者早已預見到的,但是對於朱辰來說,就絕不是那麼喜聞樂見的了。
據說,朱辰在他的辦公室裡砸碎了好幾個裝飾用的花瓶,並且在週四就叫停了第二天晚報上的抨擊文章。
但是,已經晚了。
(新人新作,求點選、推薦、收藏!)
第八十一章 逆轉(1)
星期六就在眼前。
一大早,文藝部所在的三樓就籠罩在一片大戰將至的緊張氣氛裡。所有工作人員全都是行色匆匆步履快速,恨不得將所有時間都掰成兩半來使用。周芳坐鎮辦公室,指令一條接著一條連續發出,務必確保播出前的所有準備工作都能做到最紮實的地步。
今晚和明晚即將播出的這兩期節目,周芳重視之極。這幾天,她帶著張文亮、蔡建軍等人將這兩期節目重複觀看了不下十遍,挑出了幾個細小的毛病再次修整了一下,重新觀看確認無誤,他們這才完全放心下來,將最終剪輯好的節目帶交到了總編室製作今晚的播出帶。
節目上面,現在周芳等人已經挑不出什麼毛病來了。從他們的專業眼光來看,這兩期節目不僅剪輯得非常緊湊,而且趣味性十足,幾位評委老師各自的風采也將從第二期開始漸漸展現在觀眾面前。
特別是在第一期節目中備受觀眾詬病的倪俊評委,在這兩期節目中幾乎像是換了一個人。他的“毒舌”屬性仍然存在,但是看完之後卻並不令人反感。觀眾們會覺得這位評委敢想敢說出言真摯,雖然批評的較多但是言之有理。而且只要某個選手擁有足夠出色的才能,他對這個選手的支援力度,也將是三位評委當中最大最直接的。
這樣“接地氣”的評委形象完全扭轉了第一期節目中苛刻嚴酷不近人情的印象,在三位評委當中可以算是獨樹一幟。
這——就是剪輯的功勞了。多一個鏡頭還是少一個鏡頭、多幾句話還是少幾句話,挑選這個素材還是使用那個素材,最終的結果將是天地差別。
——————————
說起倪俊他們三位評委,那就不得不再次提到葉梓。這三位評委的性格特徵,早在葉梓當初的計劃書裡就已經確定了下來。節目組成立以後,要做的就是按圖索驥,尋找到符合要求的這三位評委。
倪俊來擔當這個評委,當然有葉梓假公濟私的成分在裡面。但是倪俊本身開朗耿直的個性也是葉梓選擇將他推到前臺的原因之一。周芳等人都與倪俊相熟,當然也知道他的脾氣性格,對於葉梓提議由倪俊來出任那個最具挑戰性的評委角色,大家一致投出了贊成票。
雖然因為剪輯的原因,倪俊這個評委在第一期節目裡給觀眾留下的第一印象並不很好。但是看過第二第三期節目之後,倪俊這位個性極其突出的評委,一定會給觀眾們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至於這種印象最終是好是壞,那就只能留待以後再來檢驗了。
——————————
朱楓泊老師是由周芳代表電視臺出面特別邀請的。作為申城最具代表性的女歌唱家,朱老師橫跨民族、通俗兩種唱法,成績斐然。她借鑑了西洋美聲的發聲方法,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歌唱魅力。早在60年代,朱老師就以芭蕾舞劇《白毛女》中的那些經典唱段享譽全國。由她來出任最具和善鼓勵特性的這位評委角色,實至名歸。
在第一期節目中,朱老師的選手演唱評論是觀眾們完全接受的。這也是當期節目為數不多的亮點之一,只是導演在剪輯的時候給予朱老師的鏡頭實在太少。接下來即將播出的節目中,這種欠缺當然被很好的糾正了過來。而且朱老師跟倪俊評委在某些選手身上的針鋒相對,更是這個節目中特意安排勾人眼球的手段之一。
——————————
水哥的大名叫作水清,聽上去像個女生的名字,實際上水哥是個昂藏八尺的關東大漢。他是聽說這個節目在尋找評委之後,託了關係主動找上門來的。
水哥可以算是申城流行樂壇的元老之一,80年代初期他從黑省歌舞團調到申城歌舞團擔任獨唱演員。他本身是學民歌出身,但他對於流行歌曲更是情有獨鍾。在申城歌舞團,他改編並演唱了很多極具黑省特色卻又混雜了一些老申城音樂風格的歌曲,非常受申城歌迷的喜愛。他的一首帶有老爵士味道的作品《安嶺的早晨》,曾被評為“申城市民最喜歡的十首流行歌曲”之一。在80年代初期和中期的申城流行歌壇,水哥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近幾年,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