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兒了,那我就跟你簡單講一講。”
葉梓同樣側身過來,面對孫雲。
“鋼琴不是你的主項,所以一直以來我也沒有跟你說這些,畢竟,以後你的發展方向還是在古典吉他上面。貪多嚼不爛。過多將精力分散在不同領域,對你沒什麼好處。這一點,你要切記切記。”
“是,老師。”葉梓恭敬受教。
“嗯,其實你很有想法,也懂得安排時間和精力,我這話也只是給你提個醒。”孫雲微微一笑:“那好,我們就先來說說這三大流派中的維也納派。”
“維也納?”葉梓前世曾經聽說過這個鋼琴派系,不過並不是十分清楚:“老師,是不是由貝多芬開創的那個鋼琴流派?”
“咦?”蔡清德輕咦一聲:“小傢伙,你還知道這個?不錯,不錯。”
孫雲笑道:“沒錯,這個鋼琴流派正是由樂聖開創的。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它的派系傳承。”
“維也納派系的傳承,首先就是由貝多芬到他的學生車爾尼。《車爾尼鋼琴練習曲》你總是知道的吧?就是那個車爾尼。”
“車爾尼之後,便是被譽為音樂教育史上最著名、最成功的鋼琴教育家,poland的萊謝蒂茨基。從1841年開始,萊謝蒂茨基跟隨車爾尼足足學習了七年,直到1848離開。當時,他年僅十八歲。而從十四歲開始,萊謝蒂茨基就當起了教師,教授別人鋼琴演奏。”
“萊謝蒂茨基一生教了眾多弟子,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那些偉大的鋼琴家,很多都是他的學生。他的這些弟子各個都具有鮮明的個人風格,每一位都堪稱鋼琴大師。這也是萊謝蒂茨基最偉大的地方,他是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
“我這一支,是師從於萊謝蒂茨基的早期弟子施納貝爾。五歲的時候。爵士為我在鋼琴上啟蒙,後來在國立音樂學院,我認識了施納貝爾的弟子費萊舍先生,並且成為他的親傳弟子。”
“這一流派還有一些其它的傳承,說起來太麻煩,我們就不去一一說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