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神通隨即令大將史萬策率一萬軍守雍縣,他自己則率三萬軍南下,走虢縣渡過渭河,極為緩慢地向長安方向而去。
。。。。。。。。
在所有關聯方中,第一個得到宮廷政變訊息的並不是李神通,而是張鉉。
四更時分,張鉉在睡夢中被叫醒了,“出了什麼事?”
身邊皇后盧清低聲道:“是宮女來通報的,好像是杜長史有緊急情況稟報。”
“我起來吧!”
盧清連忙起來給丈夫穿上外套,張鉉吩咐帳外等候的宮女道:“請杜長史到麒麟殿稍候,朕馬上就來。”
宮女快步去了,盧清問道:“夫君,這是出了什麼大事?”
“估計是長安出事了。”
盧清一驚,“那夫君不就要御駕親征了嗎?”
張鉉笑了笑,“我保證這是最後一次,以後就沒有了。”
“誰說的,夫君去年還說要親自征討百濟和新羅,還要和倭國一戰,夫君真保證這是最後一次。”
張鉉笑道:“至少三年內最後一次。”
盧清無奈地搖搖頭,但她也知道已經丈夫很少御駕親征了,既然他這樣決定,一定是有原因,她便不再多問,簡單替丈夫收拾一下,張鉉便向麒麟殿而去。
麒麟殿是新修建的宮殿,緊靠宮城上東門,是張鉉在後宮處理政務,以及接見重要大臣的場所,當張鉉走進麒麟殿,不僅杜如晦來了,房玄齡也接到通知而來,因為估計長安要出事,所以這幾晚都是房玄齡在紫微閣值夜,便於隨時宣召。
杜如晦正在房玄齡說話,這時張鉉快步走了進來,兩人連忙站起身行禮,張鉉擺擺手,“坐下說吧!”
張鉉在自己位子上坐下,杜如晦和房玄齡也跟著坐下,這時,杜如晦取出一卷紅色鷹信,“這是長安連夜發來的,十萬火急。”
一般信鷹和信鴿晚上都不送信,但周軍還是訓練了一批能夠夜晚送信的信鷹,疾飛了大半夜,終於在四更時把信送到了。
張鉉接過信看了一遍,精神大振,對兩人笑道:“不出我們所料,李元吉在幾個時辰前發動宮廷政變了。”(未完待續。。)
第1235章 緊急決定
“殺了李淵嗎?”房玄齡問道。
張鉉搖搖頭,“李淵中毒已深,已陷入重度昏迷,很難再醒來了。”
說著,他把鷹信遞給二人,兩人一起看了一遍,房玄齡笑道:“用尹德妃收買李神符,這個辦法虧他們想得出,不過李神符確實是好色之人,此計應該有效。”
杜如晦沉思片刻道:“信上說,李元吉將為攝政王,暫時不敢登基,主要看李神通的態度,而李神通此人八面玲瓏,不會輕易表態,如果李世民無計可施,那李神通一定會支援李元吉,只要有了李神通的軍隊支援,李元吉必然登基,這才是他政變的目的。”
房玄齡也道:“杜長史說得對,只有李元吉強行登基,才能徹底毀滅唐朝的根基,我們必須給他創造這個條件,阻止李世民大軍進入關中就是重中之重了。”
張鉉走到牆邊刷地拉開了一道簾幔,露出了牆上的大幅關中地圖,房玄齡上前介紹道:“從安定郡進入關中基本上有三條路,一條是向西,繞過隴山向南進入大散關,這條路且不說太遙遠,更重要是大散關已失陷,李世民不會選這條路,第二條路是直接沿涇水進入京兆郡,走這條路目前是最大的可能,也是最近的道路,第三條路是穿過北地郡,進入上郡,走洛交道進入關中,這條路也有可能,如果我們能找到一個點,正好堵住第二和第三條路,那麼李世民軍隊就無法進入關中了。”
張鉉的目光落在的一座小軍城上,這座小軍城叫做長武城,位於淺水原以北,北地郡和安定郡的交界處,正好是第二條路和第三條路的必經之處。
張鉉一指長武城問道:“我們離長武城最近的軍隊在哪裡?”
杜如晦想了想說:“在弘化郡的馬嶺縣附近有一支我們的斥候騎兵,大約有千人左右,距離長武城兩百五十里。”
“可以通知到這支軍隊嗎?”
杜如晦點點頭,“那邊有一個鷹信點。”
“立刻發信過去,就說朕的命令,讓他們以最快速度殺過去奪取長武城,只要他們守住一天,朕將給予重賞。”
“可是僅僅守住一天也沒有意義啊!”
房玄齡擔憂地說道:“除非有強有力的支援。”
“朕知道!”
張鉉又問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