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張鉉提出的方案,相國不可能一輩子當下去,必須給後面大臣入相的機會,張鉉便提出相國任期五年的制度,任期滿後也可再繼續出任五年,但必須由天子提名,然後由五品以上官員投票表決透過,這也是在某種程度上限制皇權,他張鉉雖然頭腦清醒,但就怕自己的子孫在這個關鍵問題上犯煳塗。
當然,如果天子不提名留任,那麼就直接卸任改任其他官職了,將來他會繼續完善相國制度,把選擇相國的權力交給百官,而不是天子來決定。
張鉉為相國制度殫精竭慮,他深知良相可使國家中興,而奸相則會使國家沉淪,他也相信大多數百官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會做出正確的選擇。
這一任相國從北海郡開始算起,今年年底就將滿五年了,這樣,有幾個不合適的相國也就可以退出紫微閣,改任其他官職。
這任相國,張鉉考慮留四去三,韋雲起、李綱、蕭、盧楚留任,而蘇威、陳稜和李景卸任,然後由房玄齡、楊恭仁和張玄素接任。
不過相國改制還有半年時間,但另一項重大改革已迫在眉睫,那就是軍制的改革。
眾主將擔任將軍的時間太長,應該獲得提升了,可以在將軍之上再設大將軍和上將軍。
將軍則增為三檔,分別為龍驤將軍、虎賁將軍和鷹揚將軍,再各設副職,郎將也分為三檔,分別是上郎將、中郎將和郎將,也各設副職,同樣校尉級別也分為三檔,騎尉、羽尉和雲尉,下面旅帥和隊正不變。
這樣改革軍制的特點是擴大的中層和中高層,有利於激勵士氣,使人才脫穎而出。
而地方郡兵則設上限千人,設總兵、都尉、校尉三級,由兵部和太守共管,而地方民團則由郡司馬和縣尉統管。
這樣,軍郡民三種軍隊職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