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心中的戰爭狂熱又像火焰一樣在他們的血液中燃燒,跟隨著主將衝向正在奪城激戰中的南城門。
大將史萬寶發現了周軍奪城的企圖,他見城門處形勢危急,便大吼一聲,“跟我迎戰!”
他率領一千騎兵衝上迎戰,史萬寶大槍揮舞,直取魏文通,魏文通目光冷厲,戰馬疾馳,青龍如閃電般向敵將劈去,這一刀沒有任何花式,卻快得無以倫比,比史萬寶的鐵槍快了一步,一刀劈開了史萬寶的鐵鎧和胸膛,兩馬交錯,史萬寶戰馬已空,被劈為兩段的身體落下了戰馬。。。。。
周軍騎兵吶喊著衝進了河東城,片刻,城頭上響徹了歡呼聲,數十杆青龍赤旗迎風飄揚。
河東城易幟使周朝軍隊士氣高昂,也使唐軍士氣低落,李神通儘管知道會有這一刻,可當它真的到來時,他卻感到一種無盡的絕望,就像他陷入沼澤,當汙泥即將漫過他頭頂的那一刻。
“重甲步兵出擊!”在唐軍士氣即將崩潰的時刻,魏文通將三千重甲步兵再次投入了戰場。
赤色雙旗揮舞,三千重甲步兵列隊奔來,迅速集結,切斷了數千準備援助城池的唐軍去路,也扼斷了唐軍的最後一線反撲希望。
兩千周軍步兵入城控制了城門,將魏文通的騎兵從城中換了出來,魏文通在城頭上便已發現唐軍最薄弱之處,那就是右翼。
“跟我殺!”
魏文通率領三千周軍騎兵如海嘯迅猛殺至,從側面殺進了唐軍右翼,三千騎兵的殺入儼如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唐軍右翼率先崩潰了。
緊接著潰退的浪潮席捲全軍,唐軍全線潰敗,魏文通趁機縱兵進攻,唐軍大敗,士兵們互相踐踏,爭先恐後逃命,丟盔棄甲,四散奔逃,或跪地投降求饒。(未完待續。)
第1138章 緊急求和(上)
這一戰,周王朝的軍隊斬敵六千,俘敵一萬五千餘人,並奪取了幷州南部最重要的戰略城池河東城,河東城守將史萬寶死在亂軍之中。
河東慘敗不僅使李神通的兩萬五千精銳全軍覆,同時使整個幷州的局勢開始向極為不利於唐朝的方向發展。
河東郡之戰後,一直處於觀望中的文城郡、龍泉郡、離石郡、絳郡、臨汾郡等五郡立刻改旗易幟,五郡太守紛紛宣佈效忠大周帝國,並派人去中都朝廷獻郡土和民冊。
短短十天後,唐朝除了太原一座孤城外,幷州全境都已歸屬了周朝,幷州的形勢轉變得如此之快,僅僅只用了半個月時間。
而這時,一場前所未有的暴風雪席捲了黃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區,鵝毛大雪紛紛揚揚落下,整個北方的天空變成了灰濛濛一片。
初冬的長安城也迎來了入冬以來的第一場大雪,寒風裹夾著暴雪肆虐了三天三夜,當這場暴雪轉弱為小雪後,長安已成了白雪皚皚的世界。
此時距離新年已不到一個月了,新年的氣氛開始一天比一天濃厚起來。
天降大雪,東去的道路也隨之阻塞,貨物運輸受阻,訊息傳遞也同樣被阻擋,幷州發生的劇烈變化並沒有傳到長安民間,在朝廷可以封鎖訊息的前提下,長安絕大部分軍民都不知道幷州已易主,相反,李世民在延安郡攻克高奴縣,活捉宋金剛的訊息卻令長安民眾為之振奮,使即將到來的新年平添了幾分喜氣。
延安郡的戰役持續了四個月時間,四個月中的戰鬥並不多,一共只有三場,但三場戰役都規模巨大,第一次戰役發生在延安郡南部的因城縣,八月初,李世民以三萬軍大敗宋金剛的八萬大軍。
宋金剛被迫向高奴縣撤退,並在高奴縣集結了十萬大軍,準備一舉翻盤,但李世民沒有給他機會,他和屈突通各率三萬軍隊左右夾擊宋金剛的大營,宋金剛軍隊再次慘敗,被殺被俘者不計其數,宋金剛率三萬後軍逃回高奴縣閉門不戰。
第三次戰役便是圍城之戰,也是時間最長的一次戰役,足足持續了三個月,直到十天前,宋金剛軍中長史楊伏念和其子楊焦獻南門投降了唐軍,李世民率數萬唐軍殺入城中,高奴縣被攻破,宋金剛也被其侍衛綁縛獻給了唐軍。
目前延安郡已被完全收復,只剩下宋金剛的手下大將呂崇茂率八千軍還在雕陰郡南部的綏德縣一帶頑抗,就在這時,李世民接到朝廷急信,他才知道幷州出使,他令大將盛彥師率軍一萬五千人繼續圍剿宋金剛殘部,他則率大軍返回了長安。
宋金剛最終在四天前被李淵下令斬首於西市,四天前西市的人山人海的情景令很多長安人至今難以忘記,當宋金剛人頭被砍掉的瞬間,西市萬眾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