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大約有五萬軍隊,當年王薄和孟讓在長白山舉兵造反,聲勢浩大,去年被我擊敗,王薄率數千殘軍投靠琅琊郡的孫宣雅,而孟讓則率數萬人退到高密郡。
孟讓此人十分狡猾,在去年的大戰中。他的部屬基本上沒有受損失,王薄的軍隊卻被打爛了,我準備先打孟讓,否則我打掉左孝友,孟讓又會率軍逃到琅琊縣,反而壯大了孫宣雅的勢力。”
張鉉想了想道:“會不會大帥攻打高密郡之時,左孝友和孫宣雅趁機進攻齊郡,圍魏救趙?”
“是有這個可能。不過孫宣雅的琅琊郡和齊郡之間還隔著一個魯郡,所以我說有了魯郡就有了防禦縱深。尤其王薄和孟讓已經反目為仇,現在王薄是孫宣雅軍中的第二號人物,影響力很大,所以我相信孫宣雅不會冒險救孟讓,倒是左孝友和孟讓簽訂了攻守同盟,他一定會救孟讓。或者直接出兵高密郡,或者攻打齊郡和北海郡,我必須派一支軍隊盯住左孝友。”
“大帥是決定讓我去嗎?”
張須陀笑了笑道:“我最初是決定讓你去,但剛才大家商議時,認為你麾下有三百騎兵。去盯左孝友有點可惜了,所以最後是秦瓊主動請纓率本部進駐北海郡,盯住左孝友,你的第六營另有安排。”
張鉉注視地圖良久,緩緩道:“大帥可是想讓我先奪取高密縣?”
張須陀大笑,“果然是善戰之人,一眼便看到了這場戰役的關鍵。”
張鉉又沉思片刻道:“恐怕光讓秦將軍去盯左孝友未必有用,畢竟秦將軍手下只有數千人,而左孝友擁據五萬大軍,力量相差懸殊。”
“那依你之見呢?”
張鉉微微笑道:“兵法有云,親而離之,難道左孝友和孟讓之間就沒有一點裂痕嗎?”
張須陀若有所悟,這時,張鉉又對他低語幾句,張須陀欣然讚道:“張將軍有勇有謀,果然是名將風範!”
.......
左孝友的老巢蹲狗山延綿百里,山高林密,溝壑縱橫,左孝友在蹲狗山上聚集了十三萬亂匪,控制著整個東萊郡。
但整個東萊郡的人口不過數十萬,竭澤而漁也養不活十萬人的匪軍,無奈之下,左孝友也只得自己耕地種田,派人出海捕魚,再加上對東萊郡各縣的盤剝,勉強維持五萬軍隊的生存。
左孝友年約三十歲,東萊郡招遠縣人,原本是東萊郡府兵的一名郎將,長得身材魁梧,膀大腰圓,天生力大無窮,使一根六十斤重的鐵槍。
他曾跟隨王薄在長白山造反,去年王薄大軍被張須陀擊潰後,他率領部眾逃回東萊郡,四處招兵買馬,強抓壯丁,使他的勢力漸漸擴大。
左孝友勇猛有餘,但智力卻不足,他也深知自己的弱點,但他又不相信外人,便將自己一名讀過書的族叔請來當自己的軍師。
左孝友的族叔名叫左雲山,年約四十五六歲,身材瘦小,飽讀經書,為人十分狡猾,他勸左孝友韜光養晦,儘量低調,不要進犯北海郡,以免成為張須陀的首要打擊物件。
他又勸左孝友抓住時機發展力量,正是在左雲山的建議下,左孝友發展迅速,漸漸成為山東一大勢力,為此,左雲山得到了左孝友的信任,成為他的軍師謀士。
但左雲山也有弱點,那就是比較貪財好色,他在山上納了五房小妾,在她們身上揮霍無度,五名小妾不僅披金戴銀,身著羅綺,她們家人也在家鄉蓋起了新房。錢糧充裕,這便引起了左孝友部將的強烈不滿,認為左雲山私貪山寨錢糧供己揮霍。
由於部下普遍不滿,左孝友只得幾次警告叔父左雲山,並將他掌管倉稟的權力收了回去左雲山這才不得不有所收斂,但左雲山也暗暗含恨在心。
這天下午。左雲山正和幾個小妾在房中飲酒作樂,有士兵在門外稟報道:“啟稟軍師,山下來了一人,說是軍師內弟,說帶來家裡重要訊息。”
內弟就是小舅子,左雲山雖然好色,卻有點怕娘子,他在蹲狗山娶了五房小妾,家鄉的娘子卻不知道。他嚇了一跳,會不會是娘子知道他在山上納妾的訊息了,連忙道:“帶他到前堂等我,我馬上就來!”
五名小妾紛紛不依,左雲山逐一許諾哄好她們,這才匆匆向前堂走去。
走進前堂,他一眼便看見了內弟楊三泉,連忙呵呵笑道:“三泉不是在歷城縣做生意嗎?怎麼想到來這裡找我?”
“姐夫。出大事了。”
楊三泉連忙把左雲山拉到一邊,低聲道:“我大姐和兩個外甥都落入官兵手中。我在歷城縣見到了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