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的長矛,你想想看,他出現在楊倓身邊才多久,就發生了那麼多事情,連宇文述也因為他的出現而被罷免了,這樣一根銳利長矛的出現,楊倓豈能不感到歡欣鼓舞,又怎能不重用之,而你呢?”
柴紹陷入了沉默,他不得不承認竇慶看人很透徹,楊倓確實如此,對大隋的前途充滿憂慮,卻又恨自己年少,無力改變現狀,而張鉉一出現,就立刻讓他最痛恨的宇文述罷官免職,如此,楊倓怎麼能不重用張鉉?
柴紹心中暗暗嘆息一聲,時勢造英雄,這句話確實沒錯啊!
“那會主怎麼看待張鉉?”柴紹又問道。
竇慶目光中若有所思,他低下頭沉思良久,又搖了搖頭,“我看不透他!”
“怎麼會呢?”
“我也說不清楚,這件事先以後再說吧!你立刻回去,關注案子的每一個細節,要隨時向我稟報。”
“卑職遵命!”
柴紹告辭退下了,竇慶負手慢慢走到窗前,凝視著遠處的紫微宮金色穹頂,他心中充滿了疑惑,張鉉在這個案子的表現著實讓他感到怪異和不解。
張鉉竟然要為羅士信頂罪,要知道一旦罪名成立,他最輕的處罰都要被免職,逐出燕王府。
可是他為了攀上楊倓這棵大樹而殫精竭慮,不惜刺殺楊玄感,現在卻居然為一個小小的山東軍官而甘願放棄前途。
張鉉完全可以不必這樣做,他可以在背後幫助羅士信洗清罪名,以張鉉的智慧不可能想不到這一點。
難道他是為了試探楊倓對他的重視程度?也有可能,但竇慶還是覺得張鉉真正的目的不在於此,他一定還有更深更隱秘的目的。
竇慶心中始終有一個若隱若現的想法,但他又覺得張鉉不可能這麼深謀遠慮,可除此之外,他又找不到任何理由來解釋張鉉甘願為羅士信頂罪。
如果真是這樣,那張鉉這個人也太令他感到震驚了,竇慶不由自言自語道:“我到要看看,你是怎麼解決這件棘手之事?”
.........
張須陀穿過一條長長的走廊,跟隨一名從事來到了一座氣勢恢宏的官衙前,這裡便是大隋權力中心內史省所在地,歷史上的內史省在後來改名為中書省,成為宰相們的辦公之地。
“張通守請吧!”
張須陀點點頭,跟隨從事走進了側門,他順著中軸線直行,一直來到右首第一間官房,他停住了腳步,這裡就是虞世基的朝房,從事快步進去稟報了。
張須陀心中有點緊張,他今天中午得到訊息,徒弟羅士信傷人一案已改為刑部審理,這讓他心中又生出一線希望。
張須陀雖然不太懂人情世故,也不明白官場規則,但他為官多年,畢竟在朝中也有點人脈,他得到昔日同僚的指點,讓他去找虞世基,送上一份厚禮,或許這個案子會有點轉機。
張須陀並不明白為什麼要找虞世基,指點他的人也沒有說透,但他也知道虞世基手握制詔大權,為朝廷第一權臣,為了挽救徒弟的性命,他只有豁出去了。
“張通守請進,侍郎在房間裡等候。”
從事從房間裡走了出來,他看了一眼張須陀,這才發現他穿了一身半舊朝服,他忍不住提醒道:“虞相國不喜歡人穿舊衣,張通守要不要先去換一身新朝服?”
張須陀整理一下朝服,心中暗暗嘆了口氣,他只有一身朝服,讓他去哪裡換?
他沒有多說什麼,直接走進了虞世基的官房,官房內瀰漫著一股淡淡清香,是從屋角的青銅蹲獸香爐內傳來,整間屋子明亮簡潔,收拾得整整齊齊。
而他要拜訪之人,內史侍郎虞世基正坐在一張寬大的桌案後奮筆疾書,頭也不抬,似乎沒有看見他的到來。
張須陀有求於人,只好放下自尊,他深深行一禮,“下官張須陀,參見虞相國!”
事實上,虞世基並不是相國,相國是蘇威,自從內史令元壽去世後,內史令一直空缺,虞世基事實上掌控了內史省,下面人獻媚虞世基,便私下稱呼他為相國,虞世基也欣然接受。
今天張須陀為了救徒弟羅士信,也不得不違心稱呼虞世基為相國。
“張通守稍候,我寫完這幾行字就好!”虞世基頭也不抬地說道。
“下官不急!”
過了好一會兒,虞世基才停下筆,又讀了一遍文書,這才滿意地把文書放到一邊,他抬頭打量一眼張須陀,見他竟穿著半舊朝服,他心中頓時有些不悅。
這個張須陀不懂官場規矩,前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