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總理聽了江風的話就說道:“高層確實有這個意思,大部委的呼聲很高,我想不用多久,你就能夠看到變化了,而且這個變化會比較大。”
關於大部委的話題,事實上早就在提,不過是此時又一次被大家給惦記上了而已。
所謂的大部委制度就是大部門體制,按照業內專家的提法,為推進zhèng ;fǔ事務綜合管理與協調,按zhèng ;fǔ綜合管理職能合併zhèng ;fǔ部門,組成超級大部的zhèng ;fǔ組織體制。
特點是擴大一個部所管理的業務範圍,把多種內容有聯絡的事務交由一個部管轄,從而最大限度的避免zhèng ;fǔ職能交叉、政出多門、多頭管理,從而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這一次出現的地溝油事件,再一次讓人們把目光轉移到了大部委制度上。”文總理對江風說道,“職能交叉只會降低行政效率,正如你所說的蝨子多了不咬人,因此高層也在動腦筋,打算jīng簡一下機構,不過大概也要到這次zhèng ;fǔ換屆之後才能夠定下來了,但是很顯然,這又是一場權利博弈。”
江風點頭說道:“這很容易理解,事實上每一次改革都是利益的再分配。”
現在正是兩會期間,所以和換屆人事有關的一個話題最近也熱起來了,就是部委調整的問題,說是要建大部委。
現在的國…務…院在建國的時候叫政務院,一九五四年才改名叫國…務…院,機構設定模仿蘇聯,和老大哥對口。現在的國…務…院說有二十八個部委,其實也有七十五個機構,當然不算曆史上規模最大的,但確實也夠多的。
一九六一年到一九**年,國務院jīng簡機構,清理出去八十一萬人,可見當時人數之龐大。到一九八一年的時候,國務院機構達到一百個,因此一九八二年又開始jīng簡。
反正,國…務…院的機構就是不斷的加加減減,膨脹再jīng簡,jīng簡再膨脹。
不過,變來變去,蘇聯模式的老底子卻沒變。現在市場經濟了,經濟狀況和社情民情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再用這些老底子來管事兒,花錢不說,只怕不對口,事情辦不好。
各大部委是國…務…院的組成機構,如果用外國人的眼光來看,部長們都算是內閣成員,且不說其下設機構,就部委的設定來說應該有其規則。行政學原理說起來太複雜了,簡單的說,部委設定應該有兩個原則,一是規模大體相當,就是管事的領域應該差不太多;二是一件事情應該由一個部門管理,不應該拆成太多的部門,這個原理和管理一家公司差不多。
“舉個例子,財政部管zhèng ;fǔ的支出,但不管國有資產,國有資產怎麼辦?現在成立了一個特設機構叫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來管,但這個機構只管資產,不管企業,企業由新成立不久發改委來管,奇怪?一件事情被切成了幾段,分別有不同的部門來管。”文總理向江風舉例說明道,“還有,國內有鐵道部管鐵路,再有個交通部管公路和水運,可是管航空的卻是個副部級的民航總局,這就不對稱了。又是把一件事情切成幾段,是否可以成立一個管理水陸空交通工具的部門呢?這樣可以協調管理全國的交通,才有戰略管理的樣子。”
諸如此類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說建設部管蓋房子,但不管土地,土地由國土資源部負責。這兩個部不打架才怪呢,一個要用地,一個要守住農業用地,怎麼協調也合不來嘛。(未完待續。)
第919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 再說管人的部門,人事部管幹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管勞工、計生委管生育和民政部管慈善福利,這種設定很計劃經濟,完全可以合併在一起,取一個比較正式的名稱,如內務部,或者是人口發展部,專管中國的人口戰略和政策問題。
還有管幹部的部門,部委裡面有人事部管調動,再來個監察部管監督,直屬機構裡面有個預防**局反**,最高檢察院裡面有反貪局管抓人,這樣設定是否太重複了呢?
國…務…院現在最大的部門不是排位第一的外交部,而是發改委。
這個部門是原來的國家計委的老底子,是典型的計劃經濟的大本營,先合併了原來的許多行業管理部門,比如冶金部、紡織部、煤炭部、輕工業部,後來又合併了國家體改委,堪稱史上第一大部,算得上一個小國…務…院。
現在的發改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