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容閎正色道,“我們東華如果不是一個國家,這次就已經敗了!”
韓四有些詫異地看著這位東華首相。難道沒有東華,大明就打不過美利堅了?
“如果東華不是一國,那就是大明的幾個省而已。大明是不可能長期在東華實行有別於其他省份的法律和政策,也不可能讓東華諸省的百姓長期負擔過重的兵役,頂多就是搞一些沒有什麼戰鬥力的民兵罷了。也不可能在東華搞本地人當本地兵,不可能讓東華的每一個男性青年都有當兵從軍的經歷,更不可能在東華另搞一套軍官培養體系……這樣在戰前大明朝廷能在東華維持多少兵力?在戰爭初期能動員出多大的戰力?”
在戰爭爆發前,大明帝國本土有6億人口,陸軍不過100萬出頭,海軍不到20萬。所謂7000萬把刺刀,不過是嚇唬人的。常備軍佔總人口的比重不過是千分之二。如果東華當時是大明本土,那麼就要按照這個比例負擔兵役一個國家當然不可能都用一地的人當兵,否則就會很容易在軍中形成派閥差不多就是三萬多人,而這樣的兵力是根本禁不起美利堅一擊的!這樣大明就必須長年累月在東華維持幾十萬人的駐軍,兵費開支巨大不說,就是士兵軍官的輪換,每年要要將至少二十萬人運入和運出北美。光是運費,一年恐怕就要花費兩三千萬,更不用說多養幾十萬兵本身的開銷了。
而且,由於東華駐軍都不是東華本地之人,東華本地就會缺乏足夠多的參加過正規軍和上過戰場的預備役軍人,自然也不可能在東華諸省儲備數以萬計的預備役軍官。東華的大學裡面都有軍官課程,而軍校裡面也有民用專業課程,實際上培養的都是軍民兩用人才,因而儲備了大量的預備軍官。
如果東華變成大明的幾個省,當然就不可能實行這一套體系了任何一個國家的中央政府大概都不會允許幾個離開首都超過一萬公里的省份擁有一套的軍官培養訓練體系的吧?這不等於在培養勢力嗎?
而沒有足夠多的預備役軍人和軍官儲備,那麼東華諸省即便實行總動員,也會和美利堅聯盟國一樣,無法在短時間內形成戰鬥力。這樣就會造成擁有大批預備役軍人和軍官的美利堅帝國在開戰初期的幾個月,擁有兵力上的壓倒性優勢……這一次的北美之戰,中華這邊在兵力和對手勢均力敵的情況下不過是慘勝,要是讓美國人擁有壓倒性的優勢,結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親身經歷了北美之戰的韓四是深有感觸的,“純甫說得有理,東華離本土太遠,如果改設行省,的確不如自立一國有利於作戰。”
‘更不可能讓一個省出一半的兵還要負擔差不多一半的兵費!真要那麼搞,戰後東華人肯定鬧!’容閎在心裡想著。
可是當東華已經是一國的時候,東華一國的精英只能為了自己的利益拼命壓榨出國家的戰爭潛力。而且還要為了戰後重建費用和消化鉅額軍費去哀求母國大明的施捨相比之下,東華如果是大明的省,現在就能理直氣壯的問中央要錢要物了,而應天朝廷為了安撫東華免得他們生出的心思,也只能有求必應,根本不可能像現在這樣和東華省斤斤計較。
“不過這個東華王,我還是要辭!這一戰我這個東華王已經盡力了,下一戰該讓我二哥自己想辦法了。”朱胡安沉默了半晌,一擺手道,“容相,你幫我寫個什麼辭表的讓人帶回國去給我二哥吧。這個東華王……我是真的不想再幹了!”
容閎和韓四聞言互相對視了一眼,韓四道“大王您真的要辭王位?”
“難不成還是假的?”朱胡安抬起頭,緊緊盯著韓四,“韓帥,等我辭了王位,北美戰場就拜託你了。”
韓四連忙擺手,“大王,您這是害我!我可幹不了……最近我的身子骨不好,老啦,看來活不了太久了,您還是饒了我吧。”
“韓帥,您這是什麼話?”朱胡安苦笑著搖搖頭,韓四當然不敢接胡安的盤了,功臣當到他這個地步,應該考慮的是裝傻充愣了,怎麼還能接過兩百多萬大軍的指揮權。“好吧,您不幹,總歸會有人來的。總之這個東華王我真的不想再當,也當不下去了,讓大明朝廷接手吧。這樣對東華的百姓,對兩百多萬將士,對東華將來的發展都好。而且打贏了這一仗,我對東華人民的責任也算盡到了,現在正好功成身退。”
韓四的臉色卻更加難看了,他有些弄不清朱胡安到底是真心還是假意了。不過他們都很清楚,無論胡安是什麼意思,都給大明朝廷出了個特大號的難題,把一個特大號的爛攤子打包扔給了大明皇帝朱國雄。而這位宣武皇帝只要稍有一個不慎,東華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