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著一個廣袤雄偉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四公里,加上氣候嚴寒,水氣根本就調不過來。
而且印度和陝北的距離也相當遙遠,不比到太平洋調水氣更方便。所以就國家而言阿三最合適,但林寒卻並沒有考慮。
與華夏關係不佳,又靠近陝北地區的國家,其實也沒得選了,總共也就只有一家。
沒錯,就是外蒙國。
與網路上盛傳的“外蒙希望加入華夏”的論調正好相反,外蒙對華夏的敵視情緒可以說是十分高漲。在外蒙的一些流行歌曲中,甚至會有“殺華人”這樣的詞彙出現,兩國關係如何可想而知。
其實也不難理解,但凡是分裂產生的國家,彼此關係往往都是比較差的,如朝鮮與韓國,巴鐵與阿三,捷克與斯洛伐克……
這就跟戀人分手一樣,最後的結果往往都是反目成仇,好一點的也是形同陌路。
由於種種原因,在清朝滅亡後不久,被俄國實際控制的外蒙正式宣佈獨立成國,從“華夏”這個概念中脫離了出去。
而後基於樹立對手、整合內部勢力等政治需求,外蒙對華夏的仇視情緒被不斷激化。
雖然如此,但外蒙畢竟承擔了中俄兩國之間的戰略緩衝作用,而且由於外蒙整體較為貧瘠,所以華夏也無意收回,只是在暗中把住了外蒙的經濟命脈,算是留了後手。
從陝北出發,跨過內蒙便是外蒙,外蒙的氣候雖然並不算溼潤,但瑜林暫時也不需要太多的水,短期調一些還是綽綽有餘的。
林寒很快就做出決定,給陝改委佈置了些任務,便一個人開車,徑直經瑜林出發,從內蒙省直奔外蒙而去。
為了適應黃土高原地區的環境與地形,以及滿足像這種長時間駕駛的需求,他還專門買了一輛高效能的越野車,十分皮實耐操。
當然,幹這種事還是隱蔽一些比較好,萬一出了偏差可就是外交爭端了。
所以雖然林寒實際想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