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退帖子,李婉瑤原本挺尷尬的,燕少說了一大通話解釋了不收王家拜帖的原因,知道不是不給雪山派面子,僅只是王家人本身的原因,也就不覺難堪了。
心頭釋然了,拿回燕少遞迴的帖子,仍然解釋了一句:“我並不知道其中的原由,只因王家兒媳婦是我的堂侄女,找我幫忙也只說王家老爺子病重想找樂小姑娘看診,我也沒問太多,不想竟因此給樂小姑娘添麻煩了。”
“不知者無過,李姑娘也是出於憐愛同族侄女之心才為其奔波,這本身與李姑娘無關的,李姑娘不必耿耿於懷。”
帖子被收回,燕行將節骨分明的手收回來,特意整了整衣袖口,才再給李姑娘續一盞茶,俊美的臉上又浮出淺淺的笑意:“一樣米養百樣人,這話還真沒錯,李姑娘與王家兒媳婦李氏同出一族,氣質與作風卻大相徑庭,李姑娘端莊溫婉,氣質高雅,通情達理,有世家大族貴女的修養與氣度,與李姑娘相比,李氏為人處世的作風實在是相差太多,真的難以相象你們竟然是同一家族教匯出來的女兒。”
燕少捧人,捧得光明磊落,又讓人覺得他的真誠實意,李婉瑤聽到前半段話,比六月天吃了冰還舒暢,聽到後幾句,心頭一跳,莫不是李青盈舉止出格?
為了弄清真相,誠心求教:“燕少,可是我堂侄女言語不當,或者言辭過激,令小姑娘不痛快了?”
“令侄女大約是嫁入權貴家族,在貴圈裡順風順水,自恃身份傲氣了些在所難免,本少自少在京長大,倒也習慣了貴圈權貴太太小姐們的作風,樂小姑娘卻是極為不喜與那樣的人物打交道的。
李姑娘也不必在意些許小事兒,樂小姑娘不是小雞肚腸的人,她一向明辯事非、恩怨分明,不會為雞皮蒜毛的小事斤斤計較,更不會因李姑娘與李氏同出一族而一竹竿打翻一船人。”
燕少說得模稜兩可,別人怎麼理解,那就智者見智,仁者見仁。
李婉瑤卻是嗅到了一絲不同尋常,確定李青盈必定在登門拜訪時言行有不當之處,給燕少、樂小姑娘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我從小到大在宗門時間居多,並不知堂侄女的性子,因為家裡女孩兒少,家裡長輩疼愛些,難免嬌生慣養,我堂侄女有失禮之處還請樂小姑娘和燕少多多見諒,我回去後定當提醒她,讓她自省。”
不管如何,態度必定要明確,李婉瑤誠摯的表達了自己的立場,她與堂侄女年齡相近,但她從小離家,所以姑侄之間並不太親密。
“沒事兒,李姑娘萬萬莫為那點小事苛責李氏,讓李氏從此束手束腳失了真性情。”燕行雲淡風輕的笑了笑:“樂小姑娘不喜熱鬧,也不愛去各種宴會露面,最多與志同道合的人私下裡聚一聚;李氏是權貴家族的兒媳婦,經常交際;
樂小姑娘與李氏不是同一個圈子裡的人,各有各的領域,各過各的生活,互不相干,誰都不必遷就誰。”
“多謝燕少和小姑娘大度,小姑娘在忙,我就不再打擾了,待小姑娘有空暇了,我再來約小姑娘去喝茶。”
燕少一口一個“李氏”,可見對李青盈的印象極差,李婉瑤心知不宜再就堂侄女的話題繼續下去,主動提出告辭。
“李姑娘客氣,請喝茶。”燕行眉眼間笑容沒變,端起白瓷茶杯,陪客人喝茶。
也代表著端茶送客。
李婉瑤端起茶盞喝了半盞茶,起身告辭。
燕行起身相送。
當陪客的王二少、傅哥也一同送李姑娘。
仨人送李姑娘到了門口,傅哥幫開門,待李姑娘出去,他們再邁出鐵欄門,送人送出了門頭屋簷,直到李姑娘第三次說“請留步”,他們留步,目送。
李婉瑤揹著小揹包,在門外又說了一句“請留步”後再沒回頭,沿大院門前的路走到路口再轉彎,走向幾米之遠的車輛。
李青盈將車停在路邊,默默的觀察,看到堂姑被請進大院,整個人都不太好了,守門人員狗眼看人低!
她一個人和公公一起來都被拒之門外,堂姑來了,那個燕某人親自接待,這不明晃晃的打人臉啊。
心裡極度不平衡,耐心的等,等到堂姑出來,看到燕某人又親自將堂姑送出門來,更氣了!
被人輕視的感覺扎心得很,還得忍耐著,當從後視鏡看到堂姑快到了,先推開副駕室的門,待堂姑走至坐進車裡關上門,開車前行。
待車開到路口轉入另一條大道,行駛了很遠,李青盈觀察到堂姑娘的表情不帶喜色,正想問情況,見堂姑娘從揹包裡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