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部分(3 / 4)

小說:秀才的逆襲 作者:紅色風帆

不得不倚著禮節給二人見禮。

“賢侄,情況到底如何呀?”孔有德捋著鬍鬚,裝模作樣問道,其實他早已看到李率泰部下無功而返的狼狽模樣。

見孔有德這倚老賣老的樣子,李率泰恨的牙根癢癢可又無可奈何,當初孔有德耿仲明二人在東江總兵毛文龍帳下之時,和早已投降了後金的李率泰的父親李永芳打過多次大戰,可以算得上是死對頭。

不過孔有德參加東江軍之時,李永芳早已投靠了後金,而沒等孔有德降清,李永芳早就死了,兩人並不是同僚,不過到底是同一代的人物。而孔有德的年齡又比李率泰大十多歲,再加上爵位高出李率泰許多,稱呼李率泰一聲賢侄也不為過。

“明軍都乘坐船隻,有盾牌衛護,而且火銃極為犀利,末將拿他們沒有辦法!”李率泰木著臉,面無表情的簡單介紹了情況。

“賢侄,你還是年輕啊!不過就是幾十條船罷了,有什麼難對付的。”耿仲明在一邊搭腔了,邊說還邊以一副恨鐵不成鋼的表情看著李率泰。

李率泰心中怒極,卻又無法把火發出來,只能轉而冷冷一笑,“二位王爺久經戰陣,又是剛從明朝歸順我大清,想必一定對明軍的戰力極為了解,不如這股明軍就交給二位王爺對付吧。”

“哈哈哈哈,好說好說,賢侄就帶著手下在一邊歇著,看本王是如何對付他們的!”孔有德哈哈一笑,扭過頭來不再看李率泰。

你一個毛都沒長齊的小崽子懂得什麼領兵打仗?當年老子縱橫齊魯半島之時,你還在你娘懷裡喝奶呢!

其實李率泰也已經二十來歲,不過他人長得面嫩,白白淨淨的,所以一直被孔有德等人瞧不上。

孔有德當即下令,命令宋輔國帶著騎兵繞道趕往明軍船隊前方,砍伐樹木堆集河中,堵死明軍船隊前進之路。這條河也就十丈來寬,很容易堵塞住。

然後又下令手下熟悉水性的步兵涉水過到河的對岸,然後從兩面開始夾攻明軍船隊。

孔有德耿仲明的手下多是原東江軍以及登州軍舊部,大都熟悉水性。十來丈寬的河流,深不到一丈,很輕鬆的就能渡過。

等一半的步兵渡過河後,孔有德便下令全軍追趕明軍船隊,從兩面開始夾擊。

緊靠人力划槳的船隻,在河水中行進的速度不快,看著後方從兩岸追擊上來的清兵,任思齊皺起了眉頭。此處距離運河至少還有三里的路程,這一段將是岱山軍最為兇險的旅程!

一萬多清兵士兵已經追擊了上來,從岸上向河中的船隻不住的放箭,岱山軍火槍手也在船上不住的還擊。雙方都不時有士兵慘叫著被對方擊中。

和滿八旗兵不同,孔有德尚可喜的部下以前都是明軍,若論齊射的本領比滿八旗差遠了,估計就連李率泰的部下都不如,因為李率泰的手下都是跟隨李永芳最早投降的漢人或他們的後裔,二十多年的同化,早已和滿人無異!

所以二人的部隊中弓箭手的數量不是很多,可是火銃手卻是不少,在一萬多漢八旗兵中,足足裝備了一千五百火銃手,比船上岱山軍的火槍手還要多。

同樣在盾牌的護衛下,清兵的弓箭手和火銃手開始向河中的岱山軍不斷射擊。彈丸和弓箭的密度要遠遠超過岱山軍火槍的還擊。

船上的岱山軍士兵就覺得噼裡啪啦的響聲不斷響起,那是盾牌被清兵擊中所發出的聲音。岱山軍的盾牌都是松木或者藤木編制而成,外面包著一層鐵皮,就質量來說可以說是上乘,其中一部分是岱山的工坊所產,另一部分是花了大價錢從杭州等地的軍器作坊採購,一般的弓箭乃至火銃子彈根本擊不透。

持著盾牌的岱山軍就覺得持盾牌的手被震的生疼,不得不用雙手死死的把持住。

其實就雙方的距離來說,清兵火銃手在岸上往位於河心船上的明軍射擊,距離也就七八丈遠,不住二十步。處在火銃的最佳射程之內,可問題是孔有德的手下的火槍質量太次!

清軍的火器大都是從明軍手中繳獲而來,而明軍火銃的質量簡直不敢恭維,都是人工打製而成,尺寸不一不說,質量極差。軍中鐵匠為了省錢,打製火銃時根本不捨得用料,造成銃管極薄,很容易炸膛。在明末時軍隊中的火器已經非常的普及,可是就火銃來說,軍器庫中的十支能有三支能打響就不錯。

所以清兵的火銃雖多,可是給岱山軍造成的傷害卻不是很大,只是偶有透過盾牌縫隙的彈丸能造成少許的傷亡。

真正給岱山軍造成較多傷亡的卻是清兵的弓箭手,不愧是從軍二十年的老將,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