馳而來,甩鞍下馬,跪地向多鐸報著噩耗。
祖應元是漢軍正黃旗的甲喇額真,負責指揮炮陣轟擊揚州,沒想到竟然在和明軍紅衣大炮的對轟中陣亡!
“命令甲喇額真李向舜接替祖應元指揮,繼續轟擊城牆,務必一個時辰內打破揚州城牆!”多鐸皺了皺眉,命令道。
“喳!”那傳令兵磕了個頭,跳上戰馬飛馳而去。
沒想到炮戰如此激烈,不到一個上午就損失了七八門火炮,死傷了兩百多炮手,現在連指揮炮兵的祖應元都被明朝轟死!
這次出兵伐明,由於長途跋涉火炮攜帶不便,所用火炮都是從泗州繳獲而來。既然一開始沒有攜帶火炮,清軍中跟著的炮手也不是太多,也就漢軍旗一千人左右。現在損耗這麼大,必須的進行補充了。
仔細想了想,多鐸傳令下去,從投降的綠營兵中抽調會開炮的炮手,交由李向舜統領。
炮戰還在繼續著,揚州城頭明軍的火炮雖多,可是能夠得著清軍炮兵陣地的只有那二十門紅衣大炮,可是二十門中佈置在西城的只有一半,其他的分別佈置在南城北城。紅衣大炮動輒數千斤,移動非常不便,沒法從南北城移來。所以就火力來說,明軍的火力是比不上清軍的。不過明軍的火炮有高度的優勢,放在城頭居高臨下,能盡情的攻擊清兵的炮兵陣地。而清軍的火炮主要是為了轟塌城牆,而不是消滅城上明軍火炮。
所以在雙方的火炮對攻之下,明軍的火炮佔了很大的優勢,清軍陣地上死傷慘重,數以百計的炮兵被火炮砸死,先後十來門清軍火炮被炮彈擊中,橫翻在地不能使用。
可是在清軍的火炮轟擊下,揚州的城牆不斷坍塌,西北處的一大段很大面積的城磚已經掉落,磚後的夯土也被砸出無數個洞坑,那一段的城牆搖搖欲墜,隨時都有坍塌的危險。
西城城頭,緊急調到城頭的泥瓦匠們忙碌著,把一塊塊的大磚壘起,三丈多寬的城牆頂部,被橫著砌了一道厚牆,把城牆頂截為兩斷。這樣的厚牆在南北共砌了兩處,把即將被轟塌的那一段城牆完全隔斷。這樣的話即使城牆被轟塌,清軍也無法從塌陷處攻上城牆。
而城下也同樣忙碌,無數的百姓挑泥擔土,修築著一道道矮牆。所有靠近西城牆的街道幾乎都被矮牆封堵住了。並且矮牆不是一道,每一條街道都有數道,每一道矮牆後面都有明軍士兵在把守。
西城這片地方原來是揚州巨宦李家的墓園,偌大的地方樹木茂密,非常不利守城。劉肇基等人曾向史可法建議伐掉這些樹木,當時因為李家的反對,史可法沒有答應。史可法重傷昏迷,任思齊成為了揚州最高長官之後,立刻下令砍伐掉這些樹木,而那時李家因為涉及到私通清軍已被抄家。
樹木砍伐之後,靠近西城牆這塊地方地勢寬闊,毫無遮擋,正是任思齊為清軍選擇的葬身之地!
炮聲依然在繼續,巨大的轟鳴聲響徹整個揚州城。在幕府派出的眾多文吏的安撫之下,揚州的百姓的情緒漸漸安定了下來。有岱山軍前兩次勝仗在前,他們相信在肅虜伯的帶領下清軍肯定無法攻破揚州。在揚州府縣差役以及里長甲正告誡下,所有百姓都老實待著家中,未經允許不許隨便出家門。而所有的男丁都在家中待命,隨時聽候官府的召喚。
炮聲在繼續,街壘後的明軍士兵嚴陣以待,他們都知道自己的任務,也都知道城牆即將被清軍的火炮轟塌,很快就有清軍攻入城中。岱山軍的老兵都神情自若,和清軍數次大戰的他們眼中,八旗兵也不過如此。其他各部被抽調的明軍士兵卻戰戰兢兢,在他們的眼裡,八旗兵就是無敵的存在,從遼東到關內,從中原到揚州,明軍從來沒有打過勝仗,無數曾經的同僚都投降了,現在正在城外等著進城。而自己能擊敗他們嗎?
不過看著身邊淡然自若神色平靜的岱山軍士兵,這些從其他部抽調的明軍都不覺得心安了起來。剛剛岱山軍打的兩場勝仗讓他們有了一些勇氣,有肅虜伯在,有這些岱山軍士兵在,說不定真的能打敗可怕的八旗兵!
炮聲在繼續,尼堪身後近兩千八旗騎兵整裝待發,戰馬在不安的用蹄子踢打著地面。
看著不遠處的揚州城牆,尼堪覺得渾身發熱,一股莫名的興奮湧上心頭。可惡的明軍,膽小卑鄙只敢偷襲的明軍,我要讓你們看看什麼是無敵的八旗勇士,我要用你們的屍體、要用整個揚州洗刷我戰敗的恥辱!(未完待續。)
第三百八十三章 城破
炮聲在繼續,城上城下明清雙方數十門紅衣大炮還在對轟。所有人都在等待著,等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