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部分(3 / 4)

小說:秀才的逆襲 作者:紅色風帆

下,便有士兵用繩子吊了一竹筐下去,李遇春把卷軸放入框內,士兵便把竹筐拉上城頭。

史可法接過卷軸,開啟看了一下,輕蔑的笑了起來。

“李遇春,你難道不怕死嗎?”史可法把玩著卷軸,冷冷的問道。

“末將當然怕死,可是兩軍交戰不斬來使,而且我來之前王爺說了,若是我被殺死,王爺會屠了整個揚州為我報仇!”李遇春抬起了頭,滿不在乎的說道。

“王八蛋,敢威脅我們!”馬應魁搶過身後親兵的弓箭,就要往城下射去。

“算了,人各有志,讓他去吧!”史可法再次制止了馬應魁。

看著李遇春得意洋洋的跨上戰馬,策馬就要離開,馬應魁狠狠的把弓箭摔在地上。其他城頭明軍將領也都默默無言的看著城下的李遇春,一個個的不知道轉動著什麼心思。

就在此時,“砰”的一聲,一股白煙在城頭冒起,再看那李遇春,搖晃了幾下一頭栽倒了馬下。

眾人愕然望去,就見任思齊氣定神閒的收起手中的短槍。

“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任思齊淡淡的道。

任思齊這時對史可法很失望,李遇春身為大明的總兵,卻帶著手下投降了滿清,把泗州拱手讓給了敵人,現在又帶著新主子的書信前來勸降。

現在揚州城內已經人心惶惶了,史可法就不應該去看勸降信,而應該果斷下令把李遇春射殺當場,以堅定諸將抗清之心。現在卻說什麼人各有志,竟然放任李遇春安然離去。若是背叛得不到懲罰的話,豈不是人人都會生出投敵之心!

“督師沒有下令,肅虜伯你怎敢擅自射殺?”史可法的幕僚何剛不悅的看著任思齊。

“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任思齊又重複了剛才的話。

“你!”何剛還要繼續訓斥時,卻被史可法攔住。

“算了,肅虜伯做的對。只是這樣一來恐怕清兵會立即攻城,大家恪守自己本分,都去吧。”

任思齊軍現在佔了揚州兵力的一半,史可法不願因為這點小事就斥責他。轉過身來,神色蕭瑟的走下了城樓。

何剛狠狠的瞪了任思齊一眼,轉生追隨在史可法身後。在何剛這些文人看來,時事如此艱難,就是因為任思齊這樣不懂規矩、不聽調遣的軍閥太多了。

史可法既去,其他人也都跟著呼啦啦的下了城。副將馬應魁臨走時向任思齊咧嘴一笑,表示了對任思齊的讚賞。

“肅虜伯,你做的對,老劉支援你。”總兵劉肇基是北門守將,並沒有跟著眾人離去,而是來到任思齊身邊,拍著任思齊的肩膀安慰道。

任思齊聞言微微一笑,指著城外倉皇逃走的李遇春部下道:“前些時日在銅陵時,我的一個屬下把俘虜的左良玉幾十名士兵殺光了。當時我軍中也有人說什麼殺俘不祥。

現在看來是殺得人太少了,像這些亂臣賊子,不殺不足以平民憤!”

在歷史上就是這些漢奸部隊,轉過頭來對大明百姓揮起血淋淋的屠刀。

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陰屠城,攻打城池、屠殺百姓最厲害的往往是這些漢奸部隊,他們為虎作倀,充當了滿人的急先鋒!

鬼子固然可恨,二鬼子才是最令人痛惡的,這一刻任思齊深深的理解了這句話。

可是投降滿清的明軍實在太多,僅憑自己的力量能殺得過來嗎?應該想法提升揚州軍隊計程車氣,阻止更多的部隊投降才行。

這一切都是史可法這個督師應該做的,可是現在看來史可法是根本指望不上,他要是有能力做到,南明也不會滅亡。

你史可法既然不行,那就我來吧!(未完待續。)

第三百三十七章 查探敵情

既然射殺了使節,相信清兵會很快攻城。任思齊感謝了劉肇基的好意,返回了岱山軍負責駐防的新城。

前面說了,揚州城分舊城新城。其實兩城是一體的,新城就是借用舊城的東城牆往東擴張修築而成的。舊城裡有揚州府衙,而江都縣衙卻在新城。所以舊城又稱府城,而新城則稱縣城。

岱山軍駐防縣城,江都知縣陳邦傑慷慨的把縣衙讓了出來,作為肅虜伯的行轅,自己則到側廳辦公。

在李彥直帶著參謀司眾人的努力下,岱山軍士兵已經妥善的安置了下來。一萬步兵分成三波輪流上城牆守城。五千水軍則在水門外運河內側紮營,有運河遮擋清兵無法直接攻擊他們,而駐紮在城外又可以隨時支援各方,並保護運河邊眾多的船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