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部分(2 / 4)

小說:秀才的逆襲 作者:紅色風帆

為之,領上下江防之事。本來操江總督的駐地是在安慶,可當聽說左軍東下,袁繼鹹便從安慶來到九江,企圖把左軍堵在九江之西。

九江是江西重鎮,想要打下來需要花費一番功夫,可左良玉哪裡有那麼多時間啊。於是便邀請袁繼鹹於舟中相會,試圖勸說袁繼鹹獻出九江。

面對左良玉二十萬大軍,袁繼鹹也知道僅憑九江不足與抵擋左軍。遂親自到左良玉的舟中,想勸服左良玉罷兵。

哪知剛一入舟,左良玉便拿出一道“皇太子”秘諭,然後威逼袁繼鹹一起“清君側,救太子”。左良玉所說的太子就是剛發生在南京的偽太子案,一個少年自稱是先帝太子來到江南,惹得南京朝廷一片混亂。

看到左良玉所謂的秘諭,袁繼鹹勃然大怒。

“皇太子真偽未定,不知寧南侯您這秘諭從何而來?即使這皇太子是真又如何,先帝之恩不可負,但今上之恩又能負嗎,沒有今上您如何能當上這寧南侯,統領一鎮重兵?”

左良玉斜倚榻上,眼皮耷拉著對袁繼鹹的話全無反應。

沒奈何,袁繼鹹雙手抱拳,對周舟中左軍諸將下拜行禮,請他們以大事為重,愛惜百姓。

“大明正在動盪之中,朝廷正處於危難之際,還望諸位以社稷為重、以百姓為念,不要做亂臣賊子。”

然而對左軍這些動輒殺人屠城的將領來說,讓他們愛惜百姓不易於對牛彈琴。

“謀害太子,乃馬士英阮大鋮等奸臣所為,與今上無關,本侯率軍東下只是清君側並非造反。至於愛惜百姓,那是理所當然,袁大人不比過慮。”

沉默良久,左良玉緩緩道。

見無法勸服左良玉罷兵,袁繼鹹只能黯然回城。回城之後,下令諸將嚴守城池,不準左軍一兵一卒進城。九江城中有大軍兩萬餘人,袁繼鹹自信能把左良玉擋在九江之外,只要靖南侯黃得功大軍開到,內外夾擊把左良玉消滅在九江之外也不是不可能。

袁繼鹹那裡知道,他部下的副將張繼勳早已暗中投靠了左良玉。半夜之時,張繼勳帶著手下到處放火,九江城中燃起了無數個火頭,短短時間內整個九江城陷入火海之中。

袁繼鹹被火光驚醒,走出府門,急忙召集眾軍救火。然而火勢蔓延開來,又哪裡來得及搶救。

張繼勳乘機開啟了城門,放城外的左軍入城。

若論軍紀,左良玉的部下可能是所有大明軍隊中軍紀最差的一隻。自崇禎十一年開始,左良玉就擁兵自重,長期蹂躪地方,其軍隊燒殺搶掠無惡不作。而朝廷對他的這種作為完全無可奈何,只能盡力安撫生怕把他逼反。

所以一入九江,左良玉軍隊就如脫韁的野馬一樣,開始衝入百姓家中,**婦女,搶奪財富,殺人放火,整個九江城就如人間地獄一般。

看著滿天的火光,聽著滿城百姓的哭號,袁繼鹹心若死灰。愛惜百姓的話語還在耳邊,而他治下的百姓已經陷入了地獄之中,嘴唇顫抖著,袁繼鹹拔出腰間的寶劍,就要揮劍自刎,卻被他身邊的親兵把總一把抱住了胳膊。

親兵把總奪下袁繼鹹手中的寶劍,帶著手下保護著袁繼鹹想逃出九江城。

可是還未逃多遠,正遇到左良玉部將張應元。眾寡懸殊,袁繼鹹的親兵們只得投降。

“屠夫,屠夫!”被張應元帶到左良玉舟中,袁繼鹹指著左良玉破口大罵,然後奮起掙脫押著他的左軍士兵,跑到船舷處縱身跳入江中。

左良玉慌忙讓手下下水把袁繼鹹救起。

“季通兄何必如此固執,本侯又非亂臣賊子。”左良玉對渾身**的袁繼鹹勸道。

“大人你就是現在死了又於是何補?還不如呆在左良玉軍中見機行事,這樣還能勸說左良玉一二,最起碼能多救一些百姓。”

袁繼鹹軍中監軍李尤龍已經投降了左良玉,把袁繼鹹拉到一邊勸道。

袁繼鹹尋思良久,長嘆口氣,只能妥協。

“讓我同侯爺一道也不是不行,但是你必須立刻下令左軍撤出九江,停止對百姓的殺戮。”袁繼鹹對左良玉道。

“那是自然,我立刻下令軍隊退出。”左良玉聞言大喜,連連保證到。此時九江內的軍隊將領多已投降了左軍,即使左軍退出九江還在自己的控制之下。

此時的左良玉完全沒有造反進而奪取大明江山的心思,他已經老了又重病纏身,他之所以帶軍東下就是躲避李自成大順軍的鋒芒而已。

既然沒有造反之心,當然不敢輕易殺掉袁繼鹹這個朝廷重臣。況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