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丁志恆帶明拙一眾去參觀,他自己與智行去靜室禪談。
丁志恆長得唇紅齒白,說話之間顧盼神飛。
江容聽得時時會走神。索性仔仔細細的看著他,最後下了結論這是一隻健談的美男子來著。
領著幾個人進到書院,丁志恆口若懸河邊走邊講述花洲書院的歷史。
百花洲是謝絳在仁宗寶元二年任知州時闢建,後由范仲淹修建成書院園林,有菊花臺,亭榭,太湖石點綴湖岸,島內遍植花木,又修了春風堂,藏書樓,齋舍,重修覽秀亭,構築春風閣。
花洲書院因百花洲而得名。
幾人從大門往北直走,在欞星門前,江容看著匾額上的字有些猶豫,指著上面的字問,“那些字很漂亮,文微明題的嗎?是隸書麼?為什麼明字是目和月組成的,還是……”
丁志恆笑著解釋,“隸書者,篆之捷也。至於明字的寫法,是沿用隸書的筆法,其實隸書嚴格上說也是正式公文用的,像這種寫法又是沿用篆書筆法。”
明拙笑道,“書畫同源,書法與畫是相通的,講究的是意境。”
江容不好意思的說,“我還以為是他為了字寫出來好看,特意這樣寫的,原來確實是這樣啊,是我不學無術了。”
明拙哈哈大笑,“他怎麼寫都沒什麼,反正只是一個標示而已,你也知道它的意思了,寫字的本意達到了,這就夠了。你不要太強求啦。”
書院是五進四院,中院有泮池,玉帶橋,這是古代書院的建築特點。玉帶橋也叫狀元橋。
按江容的觀點就是石頭鋪成橋的樣子,兩邊再來兩個石頭圍面的大花壇。
丁志恆得意的解說,“這是我們書院的一大特色,方圓幾百裡的書院都沒有這個。”
書院西側並列為二進一院的範公祠。
丁志恆講的慷慨激昂,這是鄧縣百姓為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