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講禮節的人,不象那兩人,只能呆在家裡想象,什麼禮節都不用理的。
到了吃午飯時,陳鴻明總算插上點話了,建議二人去雷州飯館吃海鮮喝青梅酒。
朱三立時想起自己沒帶回去的青梅酒,說就去這家。
江容惱火,“你們是不是想張滿娘,想去就直說,你們自己去,我去別家去。”
朱三嘿嘿直笑,“我都不記得那小娘子了,你居然放在心上。”
江容白了朱三一眼,“昨天那夥人沒吃到,今天應該有不少人去吧,咱們不惹事,還是去李曉晴家的酒樓去吃吧,今天你付銀子。”
朱三愁眉苦臉的同意了。
象朱三這麼美貌的人,只要去過的地方,在哪裡都會有人記得的,李記的小二不僅殷勤推薦了幾道菜,並且說因為是老顧客,會送例湯品嚐。
朱三公子很自豪的享受這種優待,揮手讓小二趕快上菜。
三絲燴魚肚,菜珍肝土魷,酥炸春花肉,欖仁筍肉丁,當紅脆皮豬,北菇扒菜膽,原煲臘味飯。
這些菜全都很合朱三的口味,朱三連吃兩大碗米飯。
跑堂的小二站在一旁看著幾人吃,估計他心中也是很得意。
幾人吃完後正在閒聊講幾道菜的好處與不足處時,簡松跑過來同幾人道歉,說木少峰是年幼無知,請幾人以後大人有大量,不要同他計較。
江容與朱三對視一眼。
朱三公子客氣的說,“只要他不出現在我們面前,我們絕對不會惹他的。”
簡松又很熱心腸的同幾人介紹吃飯的地方,說是河南有家酒樓的酒也不錯的。
朱三禮貌的謝過簡松,說正好要去河南去看地。
簡松一聽到幾人要去買地,立刻自告奮勇的說要一起去,說自己在衙門做事,大家都不會有膽欺騙自己,有自己一起去,沒人敢欺騙不會講白話的外地人。
簡松四十多歲的樣子,為人熱絡,在衙門做事,八面玲瓏長袖善舞的樣子。
朱三很願意讓簡松帶著一起去,簡松年齡閱歷在那裡,應該能有所幫助的。於是朱三看著江容。
江容點頭。
朱三公子會意,很客氣的感謝了簡松,請簡松一起同行多多指點。
朱三公子與江容本來是計劃坐船直接過道河南看地,簡松說不必這樣,先坐船看看四處的地形,再決定就好。
於是幾人坐船沿江而行。
雖然只是一江之隔,不比西關人來人往的繁華熱鬧,河南是一幅山清水秀的郊野風光。
船先沿著玉帶般的漱珠湧,轉了一圈。
這一帶風光旖旎,四面環水,雖然是冬天,青翠的數目隨處可見,明媚的陽光下,恍若仙境。
簡松指著龍船崗一帶,告訴大家這裡就是最高的山坡,在那裡眺望遠處的稻田,波光粼粼的景色會讓人聯想到萬龍出海的壯觀,不少堪興家認定這裡有臥龍漱珠的福地之象。要是起大屋,在這裡真是不錯。
北接悠悠珠江水,四面再環水,確實好風光。
陳鴻明笑著說,“有古詩為證,海珠南岸好停舟,樹色波光相映浮。”
江容哈哈大笑,“這裡不錯,可是要再看多點地方。我們還要買地。”
船伕繼續撐船南行。
江容看到一處人煙稀少,風景秀美,便問簡松是何處。
簡松賣弄說,這裡四周都是崗巒起伏,處處流水潺潺,鳥語花香。
朱三公子讓簡松閒話少說,直說正題。
簡松又賣弄了一番,吟了半天詩詞,才講了此地風俗。
此地是莊頭村,北鄰梅園沙園鳳凰崗,東接昌崗寶崗曉港,南接燕子崗石溪南石頭,這裡自古以來一直全村都種素馨花為生,有詩云,恨不長做莊頭人,一生衣食素馨花。
嶺南士紳男子無不喜以素馨為飾。
不過自從有清以來,漢人剃髮,簮花習俗更改,素馨銷量大減,花農日益貧困,花田逐日荒廢。
朱三與江容都嘆息不已,改朝換代之時,必有許多民間習俗泯滅無蹤。
江容想著朱三如果穿漢服,不剃頭,用素馨花圍飾頭上,不知有幾動人,想想不禁呆了。
陳鴻明也講素馨花開時,滿城如雪,觸處皆香,花香獨特濃烈。如果酒醉不醒,素馨花的寒香撲鼻而來,便如涼水襲來,人便清醒了。
江容聽著覺得有趣,覺得自己種這麼一大片花,也能賣得出去。
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