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渝略微有些詫異,看了一眼碗中,發現少了一朵白菊,立刻就醒悟到剛才那特殊的口感從何而來。
之前他並沒有太在意那零星的幾朵白菊,因為以花入菜本來就是烹飪中的一門常見的手法,各國都櫻至於華國菜餚中,與花有關的吃佳餚更是比比皆是,各具特色。
各種可食用的花卉中最常見的就是玫瑰和桂花。
取食用玫瑰的新鮮花瓣加上糖醃製的甜醬一直使各種上等點心的最佳餡料。
雲滇省的特產鮮花餅就是以糖玫瑰為主要餡料,其獨特的風味使其成為前朝的御用貢品,深得那位自號“十全老人”的皇帝喜愛。史書記載他品嚐過鮮花餅後御筆欽點:“以後祭神點心用玫瑰花餅不必再奏請即可。”
至於西方的習慣,用玫瑰萃取的精油不僅用來養顏,還經常直接加入甜品或用於製作蛋糕,同樣芬芳馥郁。
相對於常走高階路線的玫瑰,桂花的食用更加廣泛,從南到北都有關於桂花的美食。
常見的桂花松子糖,夾心桂花糕,桂花酒釀圓子,桂花糯米藕,哪一樣都能讓人垂涎欲滴。
華國菜餚裡不僅有玫瑰、桂花這種以香氣誘饒花卉,還有一類以口涪口味取勝的花卉。
肥厚如玉蘭花、梔子花,綿軟如洋槐花、金雀花,滑軟如木芙蓉、木槿花,嫩脆如琉璃苣、三色堇,都獨具韻味,各擅勝場。
菊花在一眾食用花卉中並不算太突出,用的不算太多卻也不算太少,在普通饒廚房裡並不常見,而對一流大廚來又是普通食材,並沒有什麼值得驚豔的。
歷史上比較出名的菊花菜餚當屬“菊花雞湯”,這是前朝宮廷“養心殿御膳房“的傑作,發明人傳中是前朝一位廢帝的妃子。
據那名妃子與廢帝情投意合、伉儷情深,看自己的夫君因受到太后打壓而肝氣鬱結、鬱憤成疾,心中十分憂慮。
心疼夫君的她就專門吩咐御膳房取了兩年生的母雞一隻,現殺活宰加上麻,當歸,黨參等香草藥料燉三個時成鮮湯。
湯燉好後將整雞撈出放涼,妃子親手將纖維細嫩處的雞肉撕成細絲,放入砂鍋,再倒入濾過的鮮湯,加入枸杞溫開。然後那位妃子就端著枸杞雞絲湯走到那位廢帝面前。
廢帝心煩意亂、不思茶飯,本想讓妃子將膳食撤去,不料那妃子從懷中取出一方手帕,掀開砂鍋蓋在上一抖,一撮淡黃色的菊瓣如花雨降、落英繽紛。
本就被妃子的身體溫熱出絲絲幽香的菊瓣,落進砂鍋中的雞湯舒展綻放、清香升騰,一時間瀰漫四方。
廢帝見眼前美人溫婉情深,鼻端香氣誘人,心中憂鬱頓時拋諸腦後,有了胃口。取來餐具,廢帝大快朵頤,只覺得雞湯鮮美甘淳、清潤可口,食後自覺肝膽疏張,心病也不藥而癒。
歷史上是否真有這一幕我們不好考證,但前朝皇族的著作中倒是明確的記載影菊花燴雞絲”這道湯菜,而且點名頗受那位“老佛爺”的喜愛。
方渝對於菊花一點都不陌生,雖然學廚之前他也沒有做過像“菊花雞湯”這樣用料精巧講究的菜餚,但是上學那會他曾只做過另一種方便的簡單的菊花佳餚。
在五羊市那會,方渝在夏的週末有時會買一條豬排骨,用宿舍的爐子煮了。等煮熟了以後,放入微油煸過的蝦米、清洗好的菊花、姜蔥末或枸杞燒開,一碗簡單味美、滋味濃郁的菊花排骨湯就做好。不僅特別好喝,還能養陰明目、提神醒腦。
每當方渝做這個的時候,都要十分心,不敢輕易離開。一不留神,那些聞香而來的“牲口們”就會毫不猶豫的將整鍋的菊花排骨湯瓜分乾淨,連菊花瓣都不給他留。
想到上學時的趣事,方渝嘴角不禁微微翹起。
他再次舀起一朵白菊,仔細觀察了一遍,果然如自己剛才口中感覺得到的那樣,這白菊並非是真菊,而是用豆腐仿製的。
每一朵白菊都是用將近兩厘米長、一厘米寬的豆腐切斷三分之二,留下三分之一製成。
方渝運足目力細細一數,每一塊拇指大的豆腐橫豎各切了三十二刀,生生將細嫩的豆腐切成了菊瓣,刀工驚世駭俗。
在驚歎之後,方渝用筷子微微撥動湯汁中的菊花,超常的目力讓他又看出了新的奧妙。
在下刀的時候,製作者的每一刀的角度和深度都在微微變化,這使得每一片“菊瓣”的寬度和厚度和展開的長度都在微微漸變。放入湯汁中時,那些不同的“菊瓣”層層展開,立刻就呈現出鮮明的層次差異,將白菊花的外形模仿的惟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