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剛才那一幕,雙方的關係一下就變得融洽不少,錢鐸鐸和齊毅也對德安居的這些大廚少了幾分敵意,多了幾分敬意。
崔文瀚以及德安居的大廚們不再糾結方渝的廚師等級,對向他“學藝”這件事也沒什麼牴觸心理了。
實際上,隨著方渝將那份神奇菜譜上的菜品一樣樣製作出來,擺在他們面前時,他們已經不自覺地對方渝用起了敬語。
“方師傅,您這道甜筍鱔絲的火候要怎麼把控?”
“哦,這個‘鱔絲’是用香菇剪成的,加味上漿的時候水分被包裹在裡面,入油鍋炸的時候一定注意,看到外殼成型變色就可以撈起來瀝油了。如果不心炸過頭了,那可就一點‘鱔絲’的口感都沒有了。”
“方師傅,您這糖醋排骨的骨頭居然都能吃,這實在是太神奇了。”
“哦,那沒什麼,不過就是切成條狀的蓮藕,破了就不稀奇了。”
“方師傅,您這麻婆豆腐裡的牛肉末味道可真香,吃起來比真的牛肉還好吃,真不敢相信居然也是豆製品。”
“方師傅,您這回鍋臘肉是怎麼做的,每片臘肉吐油的火候,肉皮、肥膘、瘦肉三者相連的形態都惟妙惟肖,我居然一點都看不出破綻。”
“方師傅,沒想到土豆和胡蘿蔔竟然也能炒出蟹粉的口感,你這招真是神了”
......
“好了,菜譜上的菜品都已經演示過一遍了,具體的製作方法和配方我都寫在這本冊子上了,崔主廚,這個給你。”
方渝將一本寫滿字的本子遞給崔文瀚,接著道:
“以素託葷看起來很神奇,其實製作起來還是很有規律的,畢竟能夠模仿出肉類的口感和味道的食材並不算多。
如果各位大廚想要開發新的菜品,不妨從冬菇、草菇、蘑菇;雪耳、桂花耳、黃耳、榆耳、木耳、石耳,這‘三菇六耳’入手。
此外油豆皮、千張、豆腐這些豆製品,玉蘭片、胡蘿蔔、冬筍、金針菜這些味道鮮甜的食材,還有口感擔當——麵筋也都是我們會經常用到的。
素高湯是我們最重要的增鮮劑,黃豆芽、冬菜、蠶豆、金針、海帶、冬筍,紫菜、老薑,以及竹蓀、口蘑、雞樅等各種鮮美的菌類都是很好的熬製高湯的原料。我們可以根據菜品的需求自由組合,調出最接近的味道。
好了,所有的要點和關竅我都已經完了,如果有什麼不足之處,或是有所錯漏,請各位大廚一定不吝指教。”
方渝話剛完,包括崔文瀚在內,所有德安居的大廚一同熱烈鼓掌,對方渝的授課表示由衷的感謝。雖然方渝交出的這本菜譜是蘇沉香代表德安居花了上千萬購買的。但方渝傳授給他們的知識和廚藝精進的思路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
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能遇到像方渝這樣才華橫溢,又願意分享交流的廚師實在是他們的幸運。崔文瀚雖然嘴上不,但心裡已經把方渝這個了他近二十歲的年輕缺做自己的同道好友了。
其它幾位德安居的大廚更是心中充滿了感激,藉助這次“學藝”,他們停滯不前的廚藝又再度有了新方向,假以時日未必不能在有生之年一窺特級之妙。
臨走時,他們再度對方渝鄭重施禮,心中已經將方渝視作老師。
送走諒安居的六位大廚,錢鐸鐸和齊毅看方渝的眼神從尊敬上升到崇敬。一個下午的時間,十幾道材功夫,方渝就讓來勢洶洶的一位特級廚師和一群高階廚師變成了擁躉,這本事、這手腕實在是讓他們高山仰止。
方渝倒是沒有想這麼多,這件事本來就是為了幫助蘇沉香,一開始也沒想著能得到什麼好處。可是沒想到這個以素託葷的菜品越研究就越有意思,時時刻刻都有新的發現、新的想法,漸漸地方渝也就不侷限於素菜葷做,觸類旁通,廚藝增長不少。
今下午雖是以他傳授為主,但德安居諸位大廚,特別是崔文瀚這位特廚不斷地提出各種疑問,等於是將自己的一些經驗分享給方渝,大大增廣了他的見識,啟發了他的思維。現在他只想立刻回到廚房,將自己腦子裡的那些奇思妙想一一實驗一遍。
方渝快步回到廚房,又開始製作新的菜餚。錢鐸鐸和齊毅看方渝今折服了一堆大廚卻臉上毫無得色,依然努力精進技藝,更是不願偷懶,也跟著一起忙碌起來。
第二下午,蘇沉香就打電話過來報喜。
那位老先生見德安居終於為他提供合口味的菜餚,心情大好。中午不僅多吃半碗飯,還將那盤“金剛火方”一掃而光,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