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鎮位於蜀都的北郊,是個頗有故事的地方。
據這個地名來源於一千三百年前的一位皇帝。
他寵信奸佞,玩弄權術,最後鬧的下大亂,不得不用自己愛妃的性命穩定軍心,一路南逃。
當他千里迢迢,風塵僕僕逃到蜀都的城闕前,卻傳來了平叛勝利的訊息。
那個皇帝悲喜交加,百感交集,稍作停留後,就立馬掉頭還都,連城池都沒進。
一朝子雖然頭也不回的走了,但他自己也沒想到,供他歇腳的那個無名鎮,從此就有了名號。
方渝和林瀟瀟吃過早飯就坐公交來到回鎮,尋找那位老房東。
回鎮以前是蜀都的郊區,現在隨著城市擴張,已經被劃入了蜀都市區。
但相比市中心最繁華的兩個區,建築佈局還是顯得有些雜亂,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平房和樓比較多。
由於一些街道有了變化,雖然有李姝寒提供的地址,但是方渝和林瀟瀟還是花了不少時間才找到那位老房東居住的地方。
老房東住在一條窄的舊街道上,路面坑坑窪窪,周圍還是個菜市場,到處都有積水和爛菜葉,環境顯得有些髒亂。
一棟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的六層樓房就矗立在舊街道盡頭,樓房外牆在雨水和時光的沖刷下,已經斑斑駁駁,還有很多黃色、黑色的可疑汙漬。
在樓房正面的牆上,被人用紅筆畫了一個圓圈,裡面寫著“徵收”兩個字。
方渝問了一位熱心的阿姨,確定那位姓丁的老房東住在樓房的第三層,就帶著林瀟瀟一起上樓拜訪。
一邊上樓,方渝一邊給林瀟瀟介紹丁老先生的情況:
“老先生六十多歲了,最早是靠祖傳的裁縫手藝過日子。後來因為神州動盪的那場運動,被一些年輕人打壞了手,就只好靠出租自己的一棟祖宅為生。”
“就是照片上那一棟嗎?”林瀟瀟問道。
方渝點點頭:“沒錯。那棟房子的地被政府徵用,他拆遷後安置到這裡居住,一住就是十幾年,基本都是靠給人縫補些東西以及低保過日子。”
“他沒有孩子嗎?”林瀟瀟不解的問。
“原來有過。他老婆走的早,但給他留了一兒一女。”方渝嘆了口氣回答道:“可惜自從領了一筆拆遷安置費後,就沒有了。”
林瀟瀟驚道:“不會都死了吧?
方渝搖頭道:“如果都死兩也好,關鍵是兩個孩子圍繞著安置費各種互撕,把老人鬱悶的夠嗆。一怒之下索性把錢都捐了。”
“啊,那他的孩子不是就很失望嗎?”
“是啊,所以兩個孩子都不管他了,讓他一個人這樣孤零零的生活。”
“老先生好可憐啊。”林瀟瀟的同情心又犯了。
兩人走到老人所住的單元,方渝當先敲了敲門。
一會門開了條縫,一雙渾濁的眼睛透過門縫打量門外。
他看到方渝的站姿和手裡的提包,立刻就想關門,同時嘴裡還在叫嚷著:
“我不簽字,我就在這裡,我不搬,我哪也不去。”
方渝眼疾手快撐住門,連忙對著房門裡面喊道:“老先生,您搞錯了,我們不是來請您搬家的。”
老人繼續努力的頂著門,“我不會再上當了。你們當初搬到新家可以住一輩子,可現在不到二十年你們又要趕我走。我都被你們趕到了郊區,再搬是不是要把我趕到山上去住?”
方渝撐住門,感覺這事有些頭疼。雖然以他的力氣可以硬把門推開,但萬一不心傷了老人,可就有違他的初衷。
林瀟瀟上前一步,彎腰從方渝的腋下探出頭,“老先生,我們真的不是壞人,我們只想找您請教些事情。”
老人還是死死地頂住門,氣喘吁吁的哼哼著:“你們什麼我都不會信的,我活這麼多年,什麼沒見過啊,你們騙不了我。”
看老人這麼固執,林瀟瀟也有些無奈。
跟著方渝一起來的味箸靈機一動,悄悄的和方渝了一句。方渝遲疑了一下,就對老人:
“老人家,這樣頂下去也不是辦法。您看這樣吧,我鬆手後退,麻煩你好好看看我們。我保證您一看就知道我們不是來逼您搬家的。”
著方渝不再撐著門,拉著林瀟瀟後退了幾步。
老人依舊頂著門喘息了一會,然後門又拉開了一條縫,老人隔著門縫仔細的打量了方渝和林瀟瀟一會。
終於門開了,老人倚著門扶著腰,沒好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