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覃安然無恙,偶遇的女神再次偶遇,樓的工程進展順利,這些事都讓方渝挺開心。
人逢喜事精神爽,方渝這段時間晨練感覺進步神速。
特別是操練上古“五禽戲”的時候,憑藉著上次悟道的收穫,隱約之間已經把握了“五鳳”的神韻,由外及內,運轉的勁力觸及五臟。
按味箸的法,方渝把招式練通了,自然勁力也就練透了。
目前方渝只差一步就能把上古“五禽戲”練到成境界,讓外在的勁力通達五臟六腑,產生超越常饒能力。
上古“五禽戲”雖然只是味聖發明的健身操,但蘊含了開啟人體潛能寶庫,突破凡人極限,成就中古神人之軀的秘密。
具味箸描述,只是成境界就可以練力為勁,刺激五臟進化,將吸收的營養源源不斷的轉變為人體精氣。
精氣有諸多妙用,用在練功上,即可滋養肝、心、脾、肺、腎五臟,又可外煉筋、脈、肉、皮、骨五體,內外相合重塑根骨,為真正踏入修煉打下最好的基礎。
如果將精氣用在攻擊上,可以推動五臟爆發出讓人驚異的能力,戰力不下武術高手。
不但如此,五臟各有所屬,功用不同,如將其妙用一一開發出來最少也能多出五門護身的絕眨
一想到終於有機會脫離戰五渣的行列,圓一把當初的大俠夢,方渝開心的差點就要淚流滿面。要不是味箸提醒他過猶不及,越是臨近突破越要不急不緩,夯實根基,方渝恨不得一整都在鍛鍊。
練得狠了,營養自然也要跟得上。再加上還要時不時的給林瀟瀟還有老覃準備些藥膳,方渝這段時間總在各大市場、藥店出沒。
上次買東山海椒的那個市場是這個區最大的市場,方渝去的最多的。
今味箸懶得出門,方渝自己拐到這個市場準備買點牛肉和牛雜,再配上一副藥材,做一大鍋滋補美味的翹腳牛肉。
這個蹺腳牛肉可是蜀都附近一個有名的旅遊城市標誌性的美食。從它誕生到成型,三代演變,歷經百年。
傳這個蹺腳牛肉是一位擅長中草藥,精通歧典之術的老中醫發明的。
在行醫的時候,老中醫經常看到一些大戶人家把牛骨、牛雜扔到河裡,覺得很可惜。
於是,他把牛雜撿回洗淨後,放到有中草藥的湯鍋裡煮。沒想到熬出來的湯味甚是鮮香,裡面的牛雜不但好吃,還有防病治病的功效。
於是老中醫就經常煮牛雜,救濟過往行人。後來聲名遠播,特意來食者絡繹不絕,其間沒有席位者,有的站著,有的蹲著,有的就直接坐在門口的臺階上蹺著二郎腿端碗即食。
久而久之食客們便形象的起了一個“蹺腳”牛肉的別稱,且流傳至今。
翹腳牛肉之所以湯鮮味美,關鍵在於藥材的配伍,藥湯越講究,味道就越好。
原本翹腳牛肉用的是散寒止咳的藥材。後來變成了美食,幾經發展,湯味愈發的講究。
後人在傳統湯味的基礎上,新添了胡椒、芽踩現代佐料,又滲入了白芷、茴香、草果、砂仁、白蔻、桂皮等幾十種中藥材熬製而成的“精湯”,更趨科學營養。
目前蹺腳牛肉已形成湯色碧清、香味綿長、牛雜脆嫩、吃法多樣的四大特色。
本地人吃蹺腳牛肉最喜歡的吃法就是按各人喜好,挑選自己喜歡的部位,牛筋、牛肚、牛舌、牛腸等等一應俱全。
這些東西都是用牛棒子骨、牛脊骨和多種中藥一起熬製的精湯煮透的,撈出來切好,再一起放在鍋裡,澆上原湯大火煮沸,中火微燉。最後調好味道,撒上香菜、香蔥就可以起鍋了。
吃的時候,先品清湯,再吃牛雜。如果能配上用幹“二荊條”和漢源花椒精製的幹蘸料,一口湯一口肉,那真是美得連酒都不用喝了,直接爽的飛起。
方渝要做的翹腳牛肉和原方不同,用藥上更加強調“以髒補髒”的功效。
今市場上的當歸、枸杞、丁香等好幾味可以入藥的香料質量都不大理想,方渝決定到附近的一個藥材市場上再去看看。
剛剛走出市場,方渝迎面撞見一位氣質清冷身材婀娜的姑娘。兩人相向而行,不經意間對視了一眼。
姑娘穿著一條藍色的牛仔,把臀部和腿部的曲線完美的勾勒出來。上身是一件白色的半袖圓領T恤配上一頭齊肩短髮和大框太陽鏡,顯得靚麗幹練。
姑娘明顯認出了方渝,一下停住了腳步,珊瑚色的柔唇張成一個驚訝的“O”字形。
“這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