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誰家做“蘭花根”,各家鄰居都會過來,一來是幫手,二來是聊家常。男人們揉米麵團,老人們手工好切細絲。婦女和大點的孩子就編織“蘭花根”,在我還未學會這種編織之前,我和弟弟就負責端著篩子圍著火爐轉,找那些編好的嬸嬸,伯伯要“蘭花根”,收好之後放到更大的竹篩子。等做好了,通常都會把剩餘的一些米團蒸成米粑粑,分給大家吃,也有人把米團在火爐上烤著吃。
蘭花根被擱上一晚之後,就可以下油鍋炸了。炸好的蘭花根黃脆脆的,很香。很多人家都會做很多的蘭花根,除了過年端出去給拜年的客人吃外,等春節過去,就可以當做平時充飢的儲備乾糧了。
261 每天春天開學的時候,都可以看到很多孩子在書包裡裝滿了蘭花根,往往書本上都沾著蘭花根上的油光。脆脆的響聲也是評判誰家蘭花根好吃的標準。我和弟弟有時會用毛線穿起一大串蘭花根,然後系在脖子上去學校。等不到學校,一大串蘭花根就吃去了一半。很多隻有極少的人家還會做蘭花根,這種我們兒時的美食,後來出生的孩子再也吃不到了。
262 另一種過年果盒裡必備的是薯皮(乾的紅薯條)。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