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部分(2 / 4)

小說:國殤 作者:匆匆

旋和平。但苟非將主權完全恢復,絕不歡迎任何國家調停。中國在政治上已全部統一,中國人民抗日之決心,亦與日俱增。”

蔣介石此番講話,雖然是在外交解決無望的情況下作出的,但卻是實話。他要讓國人、軍隊,讓手下的文臣武將明白,此刻除戰場上的較量外,別無選擇。他要再次鼓起軍心士氣,在武漢外圍的廣大地域,與日本人決一死戰。

7月5日,在蔣介石授意下,武漢衛戍司令陳誠在《武漢日報》上撰文稱:“目前的大武漢,政府要用絕對的力量來加以保衛,上自我們的蔣委員長,下至我們的一般民眾,都是具有最大的決心的。已經屢次宣告過,目前保衛大武漢之戰,將成為我們對敵決戰的開始,我們在這次大戰中,要愈加消耗敵人的力量,擊破敵人的主力。”

兩天後,他更稱:“今日武漢已成為第3期抗戰中最重要的據點,這裡是我們雪恥復仇的根據地,也是中華民族復興的基石。今日全國民眾,尤其是在武漢的每個軍民,應當激發最大的同仇敵愾心,人人都下定與武漢共存亡的決心,來守住這個重要的國防堡壘……”

政府的主戰姿態、軍民們心中對日本人的仇恨以及宣傳廳、各救亡團體廣泛的宣傳,終於使武漢再次掀起一股熾熱的抗日救亡狂潮。很快,這股大潮傳向重慶、廣州、西安等內地各大城市。

7月7日,這股鋪天蓋地的大潮被推向了頂峰。

上午,蔣介石慷慨激昂的抗戰週年報告已先把這把火煽了起來。雖然他浙江口音濃重,但豐富的表情、豪邁悲壯的言辭,還是具有很大的鼓動性。整個武漢傾城而動,公祭抗日烈士、遊行集會、宣傳演說,整個城市一片喧騰。而在這些活動中,最熱鬧、最感人、最激動人心的,還是武昌閱馬場廣場的武漢各界獻金活動。

前來獻金、助興的男女老幼、官吏商賈、工人農民、車伕乞丐、兵士難民,把偌大個廣場圍得滿滿登登。在這裡,看不到平日官吏的虛偽、貴婦的孤傲、商販的奸詐、兵士的蠻橫……,有的,只是平等和愛心。只有這時,人們才能感到平日一副麻木相的陌生人,原來血管裡也在奔湧著激盪的熱血,中國人的熱血。只有這時,人們才能體會到每一個散發著體溫的銅板的份量。良知未泯的中國人將永遠不會忘記那一個個感人的場面。

場面一:一個留著分頭商人模樣的中年漢子擠過人群,挨近金箱旁。他解開一層層緊包著的絹帕,把厚厚的一摞錢擺在了箱上。他望著臺下的眾人,嘆口氣說道:“絲廠垮了,就變當了這500塊錢。原想到後方再重新幹,現在想透了。回鄉下老家去,只要日本人不走,到處兵荒馬亂,能辦成什麼呢?如果這點兒錢能買幾條槍,讓前線的弟兄們多殺幾個鬼子,我就心滿意足了。”

看著錢落入金箱,商人還是落了淚。這畢竟是他的絲廠,他的幾十年心血,還有他的夢。但這眼淚中,也有他的驕傲。

場面二:一個柱著拐的傷兵,披著破得像布簾一樣的舊軍服,艱難地移到臺前。他從身上摸索半天,掏出了全部的10元錢。工作人員見狀實在不忍,上前勸道:“兄弟,你是功臣,為國家已經獻出了一條腿。這錢可能是你最後的撫卹金,捐了它,你何以為生?”傷兵慨然道:“山西前線丟了這條腿,可我不後悔。只可惜我再上不了戰場了。如今華北淪陷,我是有家難回。你們就成全了我吧,只當這10塊錢是給我自己報仇。”說完,傷兵唏噓飲泣不已。

長髯飄動的沈鈞儒見此情景,不禁淚盈雙眼。他走上前去,拿出1元錢投入箱中,其餘的硬塞還給傷兵。他握著傷兵的手說道:“好兄弟,你是國家的功臣。如今國家困難,已經委曲你了,決不能再讓你把最後的撫卹金都捐出來。這些錢你留著,好自生活,其餘的我墊上。”

場面三:一名旗袍鮮亮、濃妝豔抹的少婦,擦了擦被淚水衝亂了的粉臉,慢慢走到前臺。她褪下自己的耳環、項鍊、戒指,又從皮包裡掏出些錢都投入了金箱。剛才為傷兵感動的沒醒過神兒的人群,這時報以熱烈的掌聲。少婦抬頭望著人群,報以感激的一笑。這時,她突然感到,平日她從未注意過的這些普普通通的平民竟也如此可親、如此熱情、如此富於正義。

工作人員在後面喊道:“太太慢走,請留下名址。”

少婦回頭一笑,道:“你該問問剛才那個負傷的弟兄。我嘛,一箇中國人。”

場面四:兩個手提粥罐的乞丐從身上摸出一把銅子,面帶愧色地對工作人員說道:“我們兄弟倆討了三天,只有這2毛9分,硬是沒湊足3角,請你們收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