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3 / 4)

小說:彭德懷傳 作者:蝴蝶的出走

的勝利。

紅一方面軍自5月16日至5月31日16天中打垮了敵軍的三路進攻,從西到東橫掃700裡,5戰皆捷,消滅國民黨軍隊3萬多人,繳槍2萬餘支,勝利地結束了第二次反“圍剿”戰役。

在中洞、白沙、中村、建寧4次戰鬥中,彭德懷根據毛澤東的作戰方針,以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和勇敢戰鬥精神,率領紅三軍團取得了輝煌的戰績。

蔣介石在用重兵進剿蘇區之際,也不忘他的另一手——策反。蔣委任黃公略的叔父黃漢湘為江西宣撫使,進駐南昌。黃漢湘受寵若驚,剛到南昌,即派其侄黃梅莊攜帶蔣介石和他本人寫給黃公略的親筆信,來到紅軍駐地黎川。黃梅莊是黃公略的同父異母兄,到黎川就亮明身份,聲稱有事要見黃公略。警衛把他送到紅三軍團司令部。彭德懷和黃公略早在湘軍即情同手足,知道黃公略的母親系側室,頗受黃梅莊及其母的虐待,黃梅莊此來實在蹊蹺。為探知其意,彭德懷對黃梅莊加意款待。席間套出黃的口風,原來是替蔣介石來招降的,還拿出了委任狀。彭德懷得到黃梅莊策反的罪證,馬上與滕代遠、鄧萍、袁國平等人商量,將情況報告紅一方面軍總前委毛澤東並通知黃公略;同時打電話給黃克誠,處決黃梅莊,把頭交其隨從送給蔣介石,讓他死了策反的心。黃公略來信完全同意彭德懷的處理。這樣,黃漢湘當了幾天的宣撫使,就又被蔣介石撤了職。

蔣介石發動第二次“圍剿”失敗後,相隔1個月,又籌劃進行第三次“圍剿”。蔣介石把前兩次“圍剿”的失敗原因,歸咎於非嫡系部隊作戰不力,將士不肯賣命。遂於6月21日帶著外國軍事顧問,親自出馬,赴贛部署“圍剿”。這一次,蔣介石自任“圍剿”軍總司令,以何應欽為前敵總司令兼左翼集團軍總司令,陳銘樞為右翼集團軍總司令。採取“長驅直入,分進合擊”的作戰方針。“圍剿”的主力是蔣介石的嫡系陳誠等部10萬人,加上調入江西的非嫡系部隊,共約30萬人。7月初,由南昌、南豐、吉安齊頭並進,向中央革命根據地撲來,企圖壓迫紅軍於贛江一帶而消滅之。

紅一方面軍一、三軍團在第二次反“圍剿”後,未得休整補充,只有3萬餘人。為打破敵人的“圍剿”,紅一方面軍總前委決定仍採取“誘敵深入,避敵主力,打其虛弱”的作戰方針。一、三軍團奉命緊急回師中央革命根據地待機殲敵。7月中旬,彭德懷率紅三軍團隨紅一方面軍各部由閩贛邊繞道千里,經瑞金回師興國,於高興圩地區集結,完成戰略退卻的任務,同時與從廣西前來中央革命根據地的紅七軍會合。紅七軍先歸紅三軍團指揮,參加反“圍剿”作戰,後正式編入紅三軍團建制。

紅一方面軍為隱蔽行動意圖,造成敵人錯覺,以一部偽裝主力向贛江方面佯動。8月5日,彭德懷奉命率紅三軍團從興國高興圩乘夜透過蔣鼎文與蔣光鼐、蔡廷鍇等軍之間40華里空隙地帶,跳出第一道包圍圈轉至蓮塘,與敵軍上官雲相四十七師前哨部隊接觸,隨即開始了第三次反“圍剿”的第一仗。在兄弟部隊的配合下,經過數小時激戰,紅三軍團取得第三次反“圍剿”的初戰勝利。

此役,紅三軍團第一師師長李實行身負重傷犧牲,由侯中英接任師長。

國民黨郝夢麟五十四師得知上官敗逃,慌忙退守距蓮塘30裡之良村。紅軍不怕疲勞連續作戰,當日又揮戈進攻。彭德懷指揮紅三軍團從湖壩凹配合一軍團攻佔良村工事,將郝師包圍,經過激戰,殲其一部,取得了第三次反“圍剿”的第二戰勝利。一日之內,紅三軍團打了兩個勝仗,俘敵3500多人,創造了紅軍戰史上連續作戰殲滅敵人的戰例。

毛炳文師獲知上官雲相和郝夢麟師被重創,忙將其第八師集結於黃陂,企圖截擊紅軍。8月11日,彭德懷指揮紅三軍團分兩路迂迴包抄敵人,斷其後路。當日,配合一軍團突破敵人陣地,殲滅該師4個團,取得第三次反“圍剿”第三戰大捷。

蔣介石在南昌得知他的軍隊在蓮塘、良村、黃陂連連失利,便將其向西、向南的主力轉旗向東,採取密集的大包圍態勢接近紅軍,企圖尋殲紅軍主力於寧都以北地區。這是第一次反“圍剿”以來紅軍遇到的最嚴重、最艱苦的形勢。毛澤東、朱德為此召集了紅一方面軍的緊急軍事會議,決定以羅炳輝率十二軍向東佯動,一路揚旗鳴號,丟掉什物檔案,誘敵向東,敵軍主力果然被吸引過去,尾追羅炳輝部不放。這時,彭德懷率紅三軍團同紅一軍團主力偃旗息鼓,銜枚疾走,在人民群眾的幫助下,從蔣光鼐、蔡廷鍇、韓德勤部和陳誠、羅卓英部之間的一個20華里間隙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