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觀念是一貫的,所以你從來看不到他如何去關心宏觀經濟環境。即使針對2008年中國股市的暴跌,他也是長期看好中國股市的發展,根本不在乎個別股票乃至所有股票的價格下跌。
在2008年5月伯克希爾公司的股東年會上,有人問巴菲特和查理·芒格:“中國的股票市場已經下跌了很多,你是否認為中國的股票價格仍然過高?”
巴菲特回答說,他從來不對中國股市發表具體意見,因為他不是做“預測股市走向生意”的,而只會在市場下跌時做出應有反應。不過如果一定要他發表一點意見,他認為中國的經濟發展是一個奇蹟,所以導致很多中國投資者對股票投資熱情很高。以他熟悉的中石油股票為例,它的價格曾經一度瘋漲,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
而查理·芒格的觀點是,中國股市曾經一度出現瘋狂的泡沫,這種情況在另外一些國家也同樣出現過,投資者在股市裡看到了前所未有的機會。以中石油A股為例,它的價格曾經是境外股票價格的2倍;也就是說,投資者用1美元和2美元可以買到同樣的東西,這就很成問題。不管怎麼說,讓泡沫走開對每個人都有好處。
不難看出,巴菲特和查理·芒格比較注重個股的內在價值,而不是很在乎宏觀經濟走勢的影響。如果一定要說他們是怎樣來判斷中國宏觀經濟面的話,那麼總的來說,巴菲特認為股市下跌中有機會,當股市下跌到一定程度時他會做出應有反應;而查理·芒格則首先肯定中國股票市場中有投資機會,但需要擠掉泡沫,這無論如何是有利的。
巴菲特在伯克希爾公司2000年年報致股東的一封信中說,當時有許多上市公司預期產業即將走下坡路,於是和伯克希爾公司洽談收購事宜。伯克希爾公司從1999年就開始關注這方面的動態,並且認為每個產業都會有不景氣的時候,這沒有什麼好奇怪的,伯克希爾公司對這一點根本不介意。他幽默地說,只有在上市公司準備發行股票時券商所做的投資簡報中,公司業績才會無限制地增長而不會下跌。
巴菲特說,正因為短期的經營業績、股價波動並沒有什麼大礙,真正重要的是長期投資業績,所以伯克希爾公司2000年一共完成了8起併購案,投資總額高達80多億美元,並且所有資金都用自有資金支付,沒有一分錢貸款。統計表明,收購這8家公司後,這些企業當年的銷售額合計高達130億美元,員工總數萬人。
巴菲特不無自豪地說,可喜的是收購這些企業後,伯克希爾公司的現金仍然非常充裕,有能力隨時購買更大的投資專案。
巴菲特承認,在當時的宏觀環境下,許多人比較看重短期業績,但在伯克希爾公司看來這完全沒有必要。他說,“這反而能增加賣方出售的意願,或降低其他潛在買家的競爭意願”,從而使得伯克希爾公司能以更低的價格買到這些股票。
與股票投資相應的是,2000年伯克希爾公司趁垃圾債券市場低迷之際,透過購買整家公司股權的方式,大大提高了競爭力。
當時的背景是,從1998年開始,美國股市中的垃圾債券投資者就逐漸降低標準,以不合理的價格買進許多業績不良的公司債券。這樣,就出現了大量違約行為。這些習慣於依靠融資方式投資企業的投機者,也就是那些喜歡透過擴股來進行投資的人,已經很難借到足夠的錢來進行投資;即使能借到足夠的錢,成本也不低。所以在這兩年中,經常有公司對外要求進行融資,這給現金實力雄厚的伯克希爾公司創造了良好投資機會。這也從一個側面證明了巴菲特所說的股市越是下跌就越是投資好時機的觀點。
當然,除了上面的兩個優勢外,巴菲特也承認,有許多上市公司是衝著伯克希爾公司來洽談收購的,這也是一個非常大的有利條件。不過,雖然對方衝著伯克希爾公司而來,並不表明將來的收購一定會成功,因為這既要看對方出的價格是否讓伯克希爾公司滿意,又要看伯克希爾公司是否喜歡這家公司以及該公司的經理層。但毫無疑問,有人衝著你來談投資,伯克希爾公司的談判餘地就要大多了。
這正如中國諺語所說的:“男追女,隔重山;女追男,隔層紗。”【巴菲特股市抄底秘訣】巴菲特認為,股市投資不必過於在意宏觀經濟環境變化。股市越低迷,投資者越能買到內在價值相對較高的股票。就中國股市而言,整體環境是不斷向上的,擠掉股市泡沫,從長遠來看大有好處。
股指越跌越忙,越漲越閒
即使這些公司的股價下跌50%,也不會令我感到絲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