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2 / 4)

一年回家一趟。父親有三弟兄,家庭經濟狀況都不是太好。奶奶常年臥病在床,有老年痴呆症,聽力與視力都不行。奶奶病中的殘餘歲月,就靠三兄弟輪流供養。輪到小君家時,父親沒在家,就由小君照料。小君說,每年有四個月,她都這樣過:早晨五點起床做早餐、煨藥,中午買菜回家做飯,晚上回家做飯、洗衣、熬藥。做完這些事情,就到十點了,然後開始寫作業,作業經常寫不完。

我擔心地問她,一個女孩子,晚上有人陪伴嗎?她說奶奶經常住在她家裡,晚上就跟奶奶一起,各睡一間房。我當即找她要到其母親的電話,想就孩子晚上單獨住宿這件事,與做母親的進行探討,可是沒能聯絡上。

2007年年初,我又打電話到小君所在學校,竟獲知小君因患抑鬱症,已經休學了。

花樣孩子的草樣年華(4)

筆者對同一鎮六個村留守兒童(共1190人)的問卷調查顯示,近60%的留守孩子存在心理問題,有66%的留守兒童不願意與代管家長說心裡話,有30%的留守兒童談起父母,神情顯得十分冷漠。調查還顯示,父母外出時間越長,留守兒童出現心理問題的機率越大,程度也越嚴重,如敏感、自卑、逆反等。年齡越小、與父母關係越密切、越是喜歡與父母交流的孩子越是明顯。且女生比男生嚴重,小學生比中學生嚴重。包括很多在學校被廣為推介的優秀孩子典型,一旦父母離開的時間過長,他們積極樂觀的天性也會遭受戕害,像小君,終究還是成為了父母和學校不放心的孩子。

另一女孩小潔,同樣是因生計所迫,父母將她送到以前很少來往的一親戚家之後,便一同外出打工。突然生活在一個陌生的環境裡,小潔極不適應親戚家那種吵吵鬧鬧的氣氛,與親戚家的孩子也玩不到一塊兒。想到爸媽說的僅是一年的期限,小潔也就捺著性子忍著。可好不容易盼到快過年了,在親戚家一天都不想多呆的小潔在給父親打電話時得知,父親春節加班,過年不回家了。苦苦哀求之後,小潔聽到的還是那句“絕情”話:“不能回去。”放下電話,她便陷入異常的痛苦中不能自拔。小潔變得越來越沉默寡言。整整兩個多月時間,她不疊被子,不寫作業,不收拾房間,親戚、同學、老師喊她,她也愛理不理。可沒人時,她卻自言自語,反覆嘟囔著這樣兩句話:“媽媽不管我了!”“爸爸不要我了!”到了後來,她把自己整天關在屋子裡,時而目光呆滯地望著窗外,時而蒙著被子沉沉地睡……小潔的異常表現,終於引起了親戚的注意,這才想到打電話叫回小潔的父母。父母回來領她到醫院檢查,可憐的小潔已經患上了抑鬱症。

餘秀華在《成|人病向孩子進攻》一文中列出的十種“最愛找孩子麻煩”的病,其中就有抑鬱症。我國目前約有20%的兒童出現抑鬱症狀,其中4%為臨床抑鬱。發生於幼兒時期的抑鬱症,多發於留守幼兒或親人突然亡故的人群中。臨床表現為焦慮不安、抑鬱、恐懼、不愛活動等,伴有自閉、攻擊性強、膽小、表達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等異常行為。其實心理疾病的形成往往有一個緩慢的過程,及時發現孩子的異常表現,找出背後的原因,對症下藥,及時解決,就不會發展到需要藥物治療。可留守兒童父母不在身邊,代理行使監護權的人,或能力有限(如老人),或不夠盡責,於是留守兒童就成了抑鬱症的重災區。

可憐天下父母心,我相信所有的父母外出打工,最基本的一個出發點,都是想為孩子掙回一個好的未來。然而事實往往與意願背道而馳。一邊是父母為了兒女心甘情願在外面吃苦受累,而另一邊是留守孩子在冷清的家裡承受著常人難以想象的委屈與痛苦。有的孩子在長年望不到父母關愛的情況下,感覺自己“被遺棄了”,對父母常年在外表示“恨他們”,有的孩子甚至選擇自殺,來報復父母。

在一個山區調查走訪時,我聽到這樣一個故事。2003年4月,一初二男生母親早喪,在父親外出打工後,寄居在奶奶家。因兩次向奶奶討要交給學校的生活費不果,幾次打電話給父親又都無人接聽,男孩便來到母親墳前痛哭。最後回到自己破敗的家,用磚塊把門鎖砸開,喝農藥而亡。事發三天後,已多日不見孫兒的奶奶才想起去尋找。第四天,奶奶推開她已一年沒開過的兒媳的門,才在孫兒原先睡過的床下找到孫兒的屍體。當時屍體橫臥在一床破棉絮上,面部表情猙獰,雙目圓睜,整個頭臉、手、腳正被無數蒼蠅叮咬,其景慘不忍睹。遠在他鄉的孩子父親接到噩耗,當場昏死過去……

2005年11月,在另一個山村,也發生了一件相類似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