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篇文章的最後,我補充了一點中國少數民族關於“天人合一”的思想,說明在中國範圍內有這種思想的不限於漢人。
6�《〈清代海外竹枝詞〉序》
“竹枝詞”是一類文學作品的總名,其產生地我覺得可能是四川東部巴渝一帶地區。最初流行於民間,後來為文人學士所採用。內容和形式都生動活潑,給人一種新鮮感覺。它可能與帶有點浪漫主義色彩的《楚辭》有一些聯絡,與北方的《詩經》頗異其趣。所謂“海外竹枝詞”是指中國詩人用竹枝詞的體裁和情趣歌詠在外國所見所聞的事物的。我寫有關中印關係的文章時,就曾引用過清尤侗的《外國竹枝詞》。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回到祖國(79)
7�《〈孟加拉國政治與經濟〉序》
孟加拉,明初幾部記載南洋或“西洋”情況的書中譯為“榜葛剌”,是當時南亞次大陸文化最昌明、經濟最繁榮的地區,同中國往來最頻繁,交流成果最豐富。一直到近現代,孟加拉國以及印度的西孟加拉邦,仍然是人文薈萃之地。孟加拉國建國後,同中國的關係一向友好,是我們的友好鄰邦。
8�《漫談文學作品的階級性、時代性和民族性》
這是一篇頗短的文章,然而卻提出了一個過去不大有人敢明目張膽地提出來的問題。我從諸葛亮的《出師表》、李密的《陳情表》和韓愈的《祭十二郎文》三篇古文出發,談到了文學的階級性、時代性和民族性。這些性質都是不能否定的。可為什麼這三篇文章,還有其他許多篇文章,以及李杜的詩,一直到今天還為廣大讀者所愛讀而且讀後受到感動呢?這證明,在那“三性”之上還巍然高踞著一個人性。
9�《〈文學語言概論〉序》
所謂“文學語言”,不出兩途:一曰修辭,一曰風格,後者尤難於前者。古代以及現代散文大家,大都有自己鮮明的風格。在眼前的散文文壇,我認為,可以分為兩派:一曰搔首弄姿派,一曰鬆鬆散散派。前者刻意雕琢,後者故意或非故意鬆垮,我皆難以接受。
10�《〈東方文學史〉序》
這一部《東方文學史》長達一百二十萬言,在中國是空前的一部,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
我的這一篇序,比起我在一九八六年為《簡明東方文學史》寫的那一篇頗長的“緒論”來,對東方文學有了不少新的看法;但是,同我最近一些年來所寫的談東、西文化的同和異的文章相比,則沒有什麼新東西。我在這裡講的仍然是東西方思維模式不同。我宣揚的仍然是東方的“天人合一”的思想。
11�《〈關於“天人合一”思想的再思考〉的一點補充》
寫完了《關於“天人合一”思想的再思考》一文後,接到韓國東國大學吳亨根教授的信,信中說:《大乘起信論》中的“色心一如”的思想,還有僧肇的“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這都是東洋思想的最極致。我把吳教授的意思補充上去。
12�《在鄭和研究國際會議開幕式上的致詞》
鄭和,在中國和世界歷史上都是一個偉大人物。雲南有鄭和,是雲南的驕傲。研究鄭和,不出三途:出使目的、出使次數和所產生的影響。我個人認為,應多研究其結果、其影響,對目的和動機不必過分探求。從今天的國際形勢看起來,鄭和實已成為中國與南洋和西洋國家友誼的象徵。
13�《再談cīaī》
cīnī這個字在印度許多語言中義為“白砂糖”,它的原意是“中國的”。可見“白砂糖”是從中國傳人印度的。W�L�Smith寫文章反對此說。我於一九八七年寫文章駁之。後來我在《明史》三二一卷“榜葛剌”條找到了證據,這裡說,孟加拉“百工技藝悉如中國,蓋皆前世所流入也”。我認為,“百工技藝”中就包括制白砂糖術。這問題我在《東方文化整合》、《文化交流的軌跡——中華蔗糖史》中有詳細論述,可參閱。這一個小例子說明,中印文化交流決不是“一邊倒”的。
14�《〈南亞政治發展研究〉序》
中國同南亞諸國都可以說是近鄰,在歷史上文化交流頻繁。中國史籍中關於這些國家的記載,對研究這些國家的歷史有無法估量、無法代替的重要意義。可惜自歐風東漸,許多國家淪為殖民地。中國同它們的文化交流幾乎中斷。近幾十年來,情況有了好轉。這一部書對我們瞭解南亞情況極有幫助。
15�《國學漫談》
自從《人民日報》一九九三年八月十六日發表了《國學,在燕園中